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物流资讯 > 正文

论我国应急物流系统的重构

2010-10-10 10:54 性质:转载 作者:欧阳文霞 来源:商业经济
免责声明:中叉网(www.chinaforklift.com)尊重合法版权,反对侵权盗版。(凡是我网所转载之文章,文中所有文字内容和图片视频之知识产权均系原作者和机构所有。文章内容观点,与本网无关。如有需要删除,敬请来电商榷!)

与普通物流系统相比,应急物流系统在系统目标、设置、设施特性以及配送模式等方面都有较大差别,二者的比较如表1所示。以下为应急物流系统的典型特点:

(一)快速反应系统

应急物流是由突发事件引起的,其损失的降低,必须通过快速反应的物流系统来实现。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效率,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应急物流系统对时效性要求非常高,要求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以最快的流程和最安全的方式来进行应急物流保障。

该系统与一般的快速反应系统有所不同,通常的快速反应系统是在计划指导下进行的,而应急物流系统的快速反应完全是在无计划、无准备的情况下进行的,这就给物资保障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要想克服这一困难,应急物流系统就必须做好全面应急预案的准备工作,只有这样才能增强应急物流系统的快速反应能力。另外,应急物流系统的快速反应能力具有一次性和临时性的特点,这一特点决定了应急物流系统的快速反应能力有别于一般物流系统快速反应能力的经常性、稳定性和循环性。

(二)具有丰富的网点

应急物流系统要想实现快速反应功能,其救急网点的分布就必须合理有效。由于突发事件的方向很难明确,事件类型、时间长短不可预知,在这种情况下,要想提高抗灾抢险的能力,只有创建丰富的、规模不等的救灾网点,才能实现“第一时间”的效用。例如德国是一个寒冷的国家,经常因为大雪封路,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他们在所有的高速公路边都按照合理的距离设置了融雪剂储备箱,这些网点的设置可以使运行在高速公路上的人员在第一时间将灾害所带来的损失降为最低。除此之外,他们还在全国范围设置了大型的救灾网点,相关机构在接到抢险的第一时间也将出动大型铲雪车,赶赴受灾现场。

应急物流系统由于使用的偶然性与紧急性,要求我们广泛地设置相应的救灾网点来解燃眉之急,然而又考虑到其成本,因此我们在创建网点时要将临时性、长期性、偶发性等因素充分结合起来,尽量使网点的设置既分散又集中;既能满足临时需要,又能满足长期抗灾的要求。

(三)可缩放的系统

基于应急物流的特点,从而使得应急物流的内容、方向、强度、持续时间随之变得具有不确定性。应急物流需求和供给在突发事件发生前是不确定的,必须在突发事件发生之后将其纳入应急物流系统中。例如,2003 年上半年对 SARS 的战斗开始阶段,人们对防护和医疗用品的种类、规格和数量都无法有一个确切的把握,各类防护服的规格和质量要求是随着人们对疫情的不断了解而确定的。由此可见,应急物流系统应该是适应性好、功能强大、反应灵敏的可缩放的管理系统。它可以根据国家的政策法规,组织众多普通商业物流中心、企业加盟,并通过一张覆盖于各加盟物流中心、企业的网络系统将其连接起来,依托政府公共信息平台,组成一个网络应急系统,实施信息发布和管理工作。在救灾中,根据灾情的具体情况,灵活抽调各加盟物流中心组成一个临时保障系统。根据灾情的大小、性质、范围等的不同,构建大小不同的应急物流系统。如果遇到全国性的灾害,还可以将多个地区性的应急物流指挥中心联网,组成一个全国性的应急物流系统,实施应急保障。

应急物流系统的总体框架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拒绝广告

相关资讯

热点资讯

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扫码看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