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本文在明确应急物流内涵的基础上,提出了应急物流系统的整体框架,并给出了保证这一系统实现的必备条件。
关键词:应急物流 系统 框架 条件
应急物流系统是指在战争、自然灾害和意外发生时,将为国家、企业、个人带来稳定、将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的系统,它使人民能够拥有强大的抵抗自然灾害、抵抗意外的能力。应急物流系统的建设与完善,是当今任何一个国家必须放入议事日程中的一项艰巨而又伟大的任务。
应急物流的内涵
应急物流是指以提供突发性自然灾害、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等突发事件所需应急物资为目的,以追求时间效益最大化和灾害损失最小化为目标的特种物流活动。与普通物流相比,它具有事件发生突然、损失难以预测和波及面广泛的特点,这些都是普通物流所不能比拟的。
我国对应急物流的重视产生于2003年SARS的爆发。根据亚洲开发银行统计,2003年SARS给中国经济带来了176亿美元的经济损失。在这些经济损失中,与物流相关的成本有:用于防止SARS而产生的物流活动成本;由于SARS影响正常生产、经营和消费活动而产生的物流成本。其中,因应急物流保障机制不完善造成的成本损失至少在30亿美元。2008年1月,罕见的雪灾给我国经济又带来了1916.5亿元的直接经济损失,至于其中的物流成本还没有具体的数据,但是拥堵在京珠高速公路上的数千辆货车,京广铁路受天气影响晚点的列车,都是巨额物流成本的承担者。
应急物流系统的特征
应急物流系统是一般物流系统的一个特例。除了应具有一般物流系统的六个基本要素,即流体、载体、流向、流量、流程和流速外,应急物流系统还具有特有的要素“时间”.由于应急物流的突发性特点,即应急物流需求发生的时间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和时间约束的紧迫性,决定了在应急物流系统中,“时间”是一个重要的系统要素。因此,应急物流系统必须具备七个要素:流体、载体、流向、流量、流程、流速和时间。
2022-09-23 10:56
2022-09-23 08:51
2022-09-22 11:13
2022-09-08 10:06
2021-12-15 10:50
2021-12-15 10:41
2021-10-20 09:38
2021-09-29 17:19
2021-09-26 20:25
2021-09-08 08: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