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为什么?
罗森伯格在会议上说,“像我们这种规模的创业公司,不能把超过30%的资源花在需要10年才能取得进展的事情上”,以及“创造营收来覆盖费用,这需要有个时间表,这个时间表必须安排在几年内”。
这段引用的会议内容反而有一定参考意义,以谷歌无人汽车为例,它在搜集地图数据、算法运用(人工智能),搜集人们出行数据上都有极大应用,跟它的主业务——搜索算法和数据应用,不远的未来一定能起到相辅相成的作用。
但仿生机器人除了机器人算法,跟控制学和动力学更近,这让一加以搜索起家的公司去权衡未来的时候,更容易考虑那些跟自己一脉相承的业务,这时,波士顿动力创始人马克·莱伯特的坚持虽然不是主因,但成了加剧内部矛盾的砝码。
特殊的时间节点
不知道心细的读者有没有注意到,现在离谷歌母公司2月发布财报不到一个月时间,许多公司都有发财报后前后“神经一紧”的习惯,比较夸张的则大规模裁员,之前思科、高通、IBM都干过这事。
重组后的谷歌母公司虽然在2月份创了市值新高、虽然不用裁员,但一想到创新部门2015年的全年亏损达到36亿美元左右,比2014年的亏损19亿美元差不多翻了一倍。任你再怎么有钱任性,围在在办公桌边开会的高管,看着手里的财报,都会心里惦记着要做些什么,而这个游走在创新部门边缘的波士顿动力,就成了最好的靶子之一。
终于,下定决心
相比外界人士对于波士顿动力将被出售消息的一片唏嘘,很少人站在Alphabet的立场上去想过这件事,或许,我们应该这样想,如果你是Alphabet
3年前你收购了一家你当时觉得很牛的机器人公司,期待着它能像iRobot那般,既能向美国国防部提供军用机器人,也能向消费者提供举世皆知的扫地机。
然后,当中主导收购的那个人离职,这家机器人公司的军用机器人计划也遇阻,你就只能指望它做个举世皆知的扫地机了。
但是,不巧的是,貌似这家傲娇的机器人公司在做不出军用机器人之前就没劲做扫地机一样,一直闷闷不乐,这时Alphabet再去看这家公司,经过两年的亲密接触,它的健步如飞其实是这样的,它的噪音问题一下子解决不了、它三年前让Alphabet五体投地的算法其实是这样的,它离扫地机的境界貌似还有10年啊……
然后,既然两方都心知肚明,那么不如……于是,Alphabet终于决定下手了。
2023-07-24 10:59
2023-07-24 10:59
2023-07-24 10:59
2023-07-24 10:01
2023-07-22 09:13
2023-07-22 09:10
2023-07-22 09:08
2023-07-21 10:11
2023-07-21 10:11
2023-07-21 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