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于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的严峻形势,据专家预测:未来10-15个月制造业将继续下滑,企业倒闭风潮涌起,失业人口难以统计,全球经济将进入衰退期,预计到2021年二季度全球经济将缓慢复苏。工程机械行业将受到严重冲击,不能独善其身,步入严冬时节。我认为企业要从以下四个方面作好准备与调整。
1、树立危机意识,机遇与挑战并存。危机,危中有机,机会一定在危机之中,企业决策者要善于捕捉机会,把握时机,抢抓机遇,化险为机。
2、立足内需市场,兼顾海外市场。2020年国家会加大投资和消费拉动经济的力度,纷纷出台有关扩大内需刺激经济增长的政策。工程机械行业要立足国内市场,观察全球疫情的拐点和各国抗疫力度,提早做好迎接经济复苏的准备,要兼顾海外市场的变化,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疫情过后经济的全面恢复和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的契机。
3、整合各类资源,加快产品转型升级。工程机械行业要紧盯国家产业规划调整和扩大内需政策的释放。瞄准扶贫攻坚战和环境治理攻坚战。每个企业要倾注心血,加大产品转型升级,特别是加大新能源工程机械产品的研发力度,提升产品的科技含量和经济附加值,提升企业综合竞争力。
4、加快营销模式的创新。互联网技术革命对行业、对产业有巨大冲击,要看清疫情过后商业变革时代的开始。要充分利用“互联网+”,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和网络营销,使工程机械产品营销切换到“线上销售、线下服务”的营销模式。
英轩重工有限公司叉车事业部总经理潘广建
中国叉车业仍处于稳定成长期,每年5%左右的成长,电车占比加速上升,内燃叉车比例逐年下降。新一轮的市场整合淘汰已经开始,整体市场需求相对稳定!随着城镇化建设的推进,经济结构的调整和消费市场范围扩大,东部区域增速有望恢复,预计市场需求开始逐渐增多,特别是南方发展将重新领先北方。而西北,东北区域也将逐步重拾上升趋势。在“战疫”后时代,企业要把握“战役”后时代的先机,顺势而为,强化自身实力,增加企业的市场占比,着眼未来,布局海外市场。
合肥宝发动力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蒋旭东
2020年开局,新冠疫情席卷了整个世界,在中国疫情已造成上万亿的经济损失。危机中亦有许多企业克服困难,努力前行。自2019年起,合肥宝发通过努力研发新品、创新创造,推动了企业步入良性发展轨道。具体表现在如下5个方面:
1、防疫产品获突破
为抗疫情,合肥宝发公司研发出国内首台基于量子点纳米技术的智能消毒机器人产品,这种消毒机器人核心技术是量子点纳米的光催化技术,在同等光源情况下,光催化效率是德国赢创德固赛P25催化剂的40倍,是国产普通纳米催化剂的50-100倍催化效果。量子点纳米材料在美国航天局肯尼迪航天中的科学家发表的研究结果中显示,在47项军用产品构成的性能评测中,获得世界第3的成绩,并且前6世界排名产品中唯一的可商业化产品,展现了优异的技术性能。目前宝发公司是该航天技术国内空气消毒领域的独家授权设计及应用单位,该产品也获得了国家权威机构的检测结果认定报告。
2、创新驱动收获多
2019年起企业的两项国家标准(前三)获颁布执行、两项行业标准(前三)获公示,荣获2019年中国工程机械零部件品牌前100强、第五届"中国工业车辆创新奖"(CITIA)铜奖、专利申请10多项,企业通过了IATF16949质量认证体系的认证。
3、科技创新专板上市
2019年度获区域性股权市场科技创新专板的股改成功,成为安徽本地区域性股权市场的股份制企业。科技创新专板上市增强了代理商和合作伙伴的信心及信任度,提高企业在行业的竞争力,获得上级部门的更多扶持,推动企业进入了产业化发展道路,企业品牌战略发展形势良好。企业获得多项科研资金、税收减免、股权激励、金融保险、银行货款等多种政策鼓励。
4、尾气减排产品获市场认可
2019年起,公司先后接到来自北京市、江苏省、浙江省、上海市、海南省、安徽省等地国家及地方行业协会、非道路尾气治理单位的邀请,巡回各地做非道路尾气减排技术的交流及演讲,超过20场次。接待了来自全国各地参观、学习的合作伙伴及代理商不下于300人次,企业知名度及认可度获得提升。公司产品由于品质好、信誉度高、质量安全,客户也基本以央企、国企、外企为主,公司产品为这些优质客户确保了环保过关的同时杜绝了产品的后续质量风险。
5、人才战略获提升
面对市场新品开发的强度增加,公司技术团队人才增加一倍,开发的产品数量及品类亦增加了一倍。由此公司实现从内燃机动力进入环保产业,进而进入人工智能产品的研制,这些都离不开人才队伍的合理搭建。
2020年虽然开局不利,但是相信疫情结束后,我们会拥有更好的生活,珍惜当下所拥有的一切,相信明天会更美好!合肥宝发将再接再厉,提供更优质的产品和服务,助力用户提升对环保产品的满意度及认可度。
中国叉车网(www.chinaforklift.com)总经理胡扬波
2019年底,突如其来的瘟疫给这个行业造成了休克!不止我们置身的国家如此,全球亦如斯。经过数月艰苦卓绝的抗争,行业进入了“战疫”后时代。然而,大病稍愈,依然不可以掉以轻心。
回顾往昔
老一辈中国工业车辆人给行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自2009年开始,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叉车产销大国。次年,中国GDP超越日本,制造业总产值超过美国。2018年,中国制造业总产值为美、日、德之和。2019年,中国社会消费品总零售接近美国。毫无疑问,自改革开放后数十年来,大制造带来大物流,大产出带来大消费。所有跟制造和消费相关的经济,皆离不开大搬运,大搬运离不开工业车辆和叉车。如是种种,带来全球不可撼之“大地位”。根据CITA最新报告,2019年中国工业车辆再创新高,总销售量突破60万大关。相比2018年的国际增长(0.25%),中国(包括出口)依然取得了增长1.87%的好成绩。
审视当下
这场瘟疫,远超自工业革命以来给人类带来的任何一场天灾人祸。几乎可以肯定是,全球从此将进入漫长的调整和恢复期。基于此,我们必须明白以下几点:
1、单纯的工业车辆(叉车)的高增长时代,看起来快“结束了”。欧美制造业回迁和转移,势不可挡。“全球化时代”,有画休止符的趋势。
2、中美贸易、科技战,在“战疫”后时代会加剧。审视当下自身实力:在机器人搬运技术(无人搬运叉车、AGV、AMR、UGV等)、物联网技术(车队管理),传感器和关键零部件技术,新能源技术,轻量化搬运,系统集成,以及细分市场等领域的技术储备和企业自身战略调整。
3、中国作为一个庞大的工业车辆制造和消费大国。全国有超过150家制造商、数万家叉车服务商和数十万从业者,这种情形是否会长存?
4、“过冬”,你能熬多久?
展望未来
我国的人口规模、地域的多样化、消费的潜能,决定了此行业永不会没落,且大有希望。
1、从历史来看,任何一场危机在中国最终将被农村和乡关所化解。国家在“战疫”后时代,数年内将有数十万亿人民币投入。因此,中国经济增量的“在地化”是显而易见的。
2、有人驾驶的工业车辆(叉车)中有相当部分,会被海量的机器人(AGV、AMR、UGV等)和无人机以及智能搬运设备所取代。
3、人口老龄化带来的轻量化搬运设备的需求,在中国将呈爆炸式增长。
4、中国广阔的西部(农村),农林渔诸业的物料搬运和智能搬运设备尚未普及,潜力巨大。
5、进军细分市场。包括:伸缩臂叉车、车载式叉车、特种搬运设备和属具。
6、积极拓展和创造EHS(工业车辆的安全健康环保)主题和需求。
7、行业“寡头”必将出现(制造商(包括零部件)和服务商)。洗牌,驶入快车道。
总结
几乎每一个人,都应在这场变故中领教到深刻教训。在当下,让企业活下来,比什么都重要!总结经验,积极拥抱未来。值得一提的是,过去凡事依靠出口的企业,尤其需高度警惕。任何企业(人)都有日子好的时候,即便如此,依然需要储备足够的粮食。
2025-04-27 18:25
2025-04-27 18:18
2025-04-24 13:29
2025-04-21 08:38
2025-04-20 07:42
2025-04-19 09:16
2025-04-18 09:06
2025-04-18 09:06
2025-04-16 13:34
2025-04-16 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