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行业动态 > 正文

分析机构下调 AMR 与 AGV增长预期

2025-07-29 09:35 性质:原创 作者:南山 来源:中叉网-中国叉车网
免责声明:中叉网(www.chinaforklift.com)尊重合法版权,反对侵权盗版。(凡是我网所转载之文章,文中所有文字内容和图片视频之知识产权均系原作者和机构所有。文章内容观点,与本网无关。如有需要删除,敬请来电商榷!)
随着跨境贸易政策波动、宏观经济不确定性加剧及部分地区仓储建设放缓,权威机构英国 Interact Analysis(互动分析)在其最新研究报告中做出重大调整:2025 年...

随着跨境贸易政策波动、宏观经济不确定性加剧及部分地区仓储建设放缓,权威机构英国 Interact Analysis(互动分析)在其最新研究报告中做出重大调整:2025 年全球移动机器人市场(包括 AMRAGV)增长预测下调8 亿美元,并将原规划至 2030 年的市场规模从约 200 亿美元调整至156 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CAGR)由先前的26%降至21%。该报告对行业未来节奏提出警醒,也反映出当前资本与运营策略的调整趋势。

Interact Analysis 的商业负责人及机器人与仓储自动化研究副总裁Ash Sharma表示:“此前行业快速扩张与投资热潮已不再持续,政经高度不确定性正让企业延缓大型自动化投资决策。”他进一步指出,特朗普时期实施的新一轮关税政策重塑了全球供应链格局,严重影响自动驾驶作业系统的成本与采购决策。

报告分析显示,多项因素共同导致市场预期调整:

关税与贸易环境动荡:全球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指数(GEPU)在 2025 年 1 月攀升至 430,超过金融危机、疫情时期峰值,资本投入谨慎态势显著。许多移动机器人所需零部件仍依赖中国及亚洲供应链,关税引发成本上升与投资风险。

仓储新增建设需求减弱:全球新建仓储库存偿还缓慢,尤其美国日本等核心市场,2025 年全球新增仓储容量预计仍为负增长,影响对机器人部署的“绿地项目”需求。

市场测算模型修正与地址市场规模缩水:Interact 调整研究方法后,将服务可用市场(SAM)重新定位,发现适合自动化部署的仓储场景规模比预想要小。尤其 P2G(人至货)、货架至人 pick-to-light 等细分领域,由于中国厂商占比高,加上 APAC 落地受限,增长预期被进一步压缩。

报告还具体点评了不同机器人类型的调整幅度:AGV 机器人 2025–2030 CAGR 从 6% 降至 4%;大型 AMR 销量下调约 15–20%;自动叉车增长略有放缓等。这些变化反映行业结构正从全面扩张向结构分化演进。

尽管增长放缓,但机构仍看好长期趋势。Interact 分析师 Rueben Scriven指出,在短中期以旧厂改造(brownfield)为主的部署阶段,将使得灵活化、小规模系统成为主流;预计到 2027 年后,随着新的绿色仓库项目重启,整体市场仍将稳步上行。

DC Velocity与其他行业平台认为,尽管预测下调,移动机器人市场仍保持“健康增长”。例如技术调研报告显示,2025 年协作机器人(cobot)市场年复合增长率仍可达 20%,物流与汽车制造业对自动化需求仍十分刚性。

此外,ABI Research的统计数据显示,全球移动机器人出货量预计从 2023 年的约 54.7 万台增至 2030 年的 279 万台,年复合增长率达 24%。这意味着尽管增长速度有所修正,单位层面市场扩展趋势仍在加速。

从行业视角观察,这一趋势调整具有多重意义:一是表明资本进入自动化项目会更加谨慎,要求投资者更关注投资回报周期与降本空间;二是旧厂房升级项目将成为拉动机器人部署的重要支撑,而绿地项目则需等待宏观政策与建设回暖;三是厂商需提升系统兼容性、模块性(如支持 VDA5050 标准),以及优化成本结构与货币波动风险对冲策略。

综上所述,Interact Analysis 下调移动机器人市场预期,反映出全球政经环境与行业结构调整对自动化部署节奏的深远影响。虽然增速放缓,但 CAGR 21% 仍代表市场广阔潜力,只是路径更加结构化与稳健。对行业而言,这正是从“狂飙突进”转向“稳扎稳打、深耕市场”的关键节点,企业、投资者及集成商需更具战略耐心与风险适应能力,以应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

尽管短期投融资与扩张略显谨慎,但仓储自动化需求的核心驱动不可逆。可预见,当贸易摩擦缓解、建设恢复、成本曲线稳定,移动机器人产业仍将迎来新一波增长浪潮,只是启动时机将更为分布化与结构化。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拒绝广告

相关资讯

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扫码看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