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行业动态 > 正文

《战“疫”后时代-中国工业车辆行业精英对过去的总结和未来的展望》暨中叉网电子期刊正式发布

2020-04-24 12:16 性质:原创 作者:中叉网 来源:中叉网-中叉网
免责声明:中叉网(www.chinaforklift.com)尊重合法版权,反对侵权盗版。(凡是我网所转载之文章,文中所有文字内容和图片视频之知识产权均系原作者和机构所有。文章内容观点,与本网无关。如有需要删除,敬请来电商榷!)
中国叉车网(www.chinaforklift.com)作为行业专业媒体,经过数日酝酿,隆重推出了电子期刊。第一期主题:《战“疫”后时代-中国工业车辆行业精英对过去的总结和未来的展望》,于今日正式发布!感谢行业精英们多年来对我网的支持与厚爱。

中国叉车网(www.chinaforklift.com)作为行业专业媒体,经过数日酝酿,隆重推出了电子期刊。第一期主题:《战“疫”后时代-中国工业车辆行业精英对过去的总结和未来的展望》,于今日正式发布!感谢行业精英们多年来对我网的支持与厚爱。

2019年底,突如其来的瘟疫,不只影响了中国各行各业,也正在严重影响全球经济和地缘进程。在这场抗“疫”过程中,物流配送和交付、物流效率、智慧物流的加码,给行业带来契机。而人工智能、机器人、物联网、5G等新兴技术,无疑将是这场战“疫”后时代的中坚。如何发挥行业现有优势,采取有效措施来应对多变的环境,在“危”与“机”之间探索,最终逆流而上,迸发前进动力。且听行业精英对过去的总结,当下的思考和对未来的展望。

中机认证检验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雷晓卫

时光飞逝,岁月如梭。作为一名叉车行业的老兵,我从1984年大学毕业,到现在已经在叉车行业上度过了36年。几十年来,目睹了叉车行业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也看惯了叉车企业的起起伏伏、生生死死。当年支撑中国叉车脊梁的中叉公司16家企业,现在仅下三、四家了,甚至当年全国最大的叉车企业——北京叉车总厂,也已销声匿迹了;而新崛起的叉车企业却有几十家。我常问自己,这是为什么,是技术问题、人才问题还是市场竞争的问题,但是,马上都能找到一个不及这些企业而仍然存在的例子,否定了相应的因素。

那么成功的企业又都是怎么发展起来的呢?

安徽合力,上世纪八十年代国家倡导引进国外技术,支持企业向银行贷款解决引进资金的问题。合力在原机械工业部的指导下,引入了日本TCM叉车技术。引入后,由于价格高,市场销量小,企业负债率较高。这时,国家鼓励国企上市,合力响应国家的号召,成为在九十年代最早上市的国有绝对控股的叉车企业,负债率立刻下来了。为了解决市场开拓的问题,在2005左右,对各地的销售公司,实行合力控股、骨干参股的混合所有制改造,即保持了合力的品牌,又调动了公司骨干开拓市场的积极性,以后走上了持续平稳发展的道路,一路发展成为中国工业车辆的翘楚,名副其实的中国第一。可以说:合力成功的重要经验,就是在企业发展的关键节点,始终都能够踩着国家设计好的节拍,走上强企的发展道路。

杭叉的成功,以戴东辉为董事长的领导班子于2000年的公司整体的混合所有制改革,这个改制是叉车行业的首次,是最彻底的改革,也是最成功的华丽转身。它在叉车行业第一个实现了“耕者有其田,商者有其股”的,我认为最佳的所有制形式。改制后的杭叉,连续几年,叉车的增幅都在60-110%以上,其发展速度和生产效率令人震惊,我曾经在《机电日报》上撰文,称其为“杭叉现象”,并在叉车行业里介绍杭叉的改制成果,希望更多的企业,能够根据自己企业的实际情况,学习杭叉改制,实现乌鸡变凤凰的升华蝶变。2003年我在国资委党校学习时间,写的毕业论文,就是基于杭叉改制,探讨国企改革的论文。杭叉成功的重要经验是:领先于叉车行业,首先改制,实现了成本大幅下降和生产效率的大幅提升,达到了快速扩张市场的目的,使企业一举成为了全球人均生产叉车最多的企业。当然,杭叉的总经理赵理敏也是一位高瞻远瞩,勇于改革,善于创新的管理者,杭叉的成功,离不开他的运筹帷幄以及持续的改革。杭叉,如果没有大的失误,一定可以发展成为中国最大的叉车公司。

只谈这些大企业的成功之路,可能并不能说明中小企业也能够在中国激烈竞争的中,持续发展。那么我就举一个小企业发展的例子,告诉大家,小企业同样能够生存壮大。无锡汇丰机器有限公司就是一个非常小的家族式企业,那么多企业都倒了,无锡汇丰依然在哪里,而且,越办越好。它的成功经验是,专为客户生产定制式产品,开发的叉车产品非常有特色。如可以钻到大卡车两轮之间的折叠式叉车、可以自行爬到车箱内装卸货物的遥控式托盘堆垛车、可以变换纵向重心位置的1吨级叉车、可以进入电梯内的微型叉车等等,这样,就避开了激烈的市场竞争、价格竞争,又满足了小宗客户的需求,实现了差异化竞争。

我讲这些叉车行业成功的事例,主要是看到,疫情过后,可能会进入叉车行业最艰难的时候。这场疫情,将使全球经济出现衰退,会让反世界经济一体化思潮泛起,中国作为叉车出口的大国,必将受到较大的影响,国内经济也将受到疫情和世界经济的影响,今年的增长不会超过5%。两个市场都很艰难,但国际市场将会更难。我常听大家说,2019年是最难的一年,现在,我要对大家说,在接下来的几年里,可能2019年是最好的一年。特别是今年,叉车行业务必要做好立足国内市场的思想准备。

当然,有利的条件也是会有的。大灾之年,国家肯定会出台刺激性政策,资金的流动性肯定宽松,世界性的疫情肯定会被战胜,到那时,中国作为首先走出疫情灾难的国家,疫情过后,世界在重新构建政治、经济、外交的格局上,中国更具有比较优势,在国际市场上,中国的经商环境会更加友好。但是,享受她的前提是,你的企业要能够挺住这波冲击,要在黎明到的时候,你的企业还在这里!

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工业车辆分会秘书长张洁

2020年新年伊始,新冠肺炎疫情给中国和世界带来巨大的考验,经济和生活受到前所未有的影响,很多人将这次疫情比作一个分水岭,大到国际全球化,小到企业生存发展,都会有所影响和改变。针对我们工业车辆行业,受大环境下的影响,势必需要在这个关键节点进行深层次的思考和决策。疫情,给全球带来危机,但同时危机背后,也会为企业带来转机,我想关键还是在于选择。

个人认为工业车辆行业需要关注以下几点:

1.行业洗牌、整合将加快

这次疫情在一定程度上会加速了落后产能的快速退出,同时给予多年来寻找国内外资源整合的企业以机会,尤其是国际化步伐,怎么迈,是否准备好了?

2.构建完整的产业链条的重要性,在危难时期再次体现,工业车辆一些关键零部件要做到不用指望任何国家,在本土就可以解决,哪些企业可以担当?

3.以美国为首的去全球化在疫情过后行动会加快,如何应对?如何保证出口订单?全球销售服务网络、生产工厂怎么设立?如何根据新情况,调整应对策略?

4.疫情之后,因为企业忧患意识更强烈了,所以在物流等专业领域,外包服务或者说灵活用工会变得较之前更普遍,我们的服务商和租赁商如何把握机会?

5.进一步提升生产体系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需求增加,生产线自动化和无人化不但顺应当今中国人力成本逐年增长的大趋势,而且也有利于提升企业生产系统在突发疫情下的抗冲击能力。劳动密集型企业今后会更多采取机器代替人工,自动化、智能化产品会有更大的市场空间。行业内企业能做什么?技术短板怎么补?

6.疫情防控给企业销售、服务带来很多障碍,如何利用互联网、大数据,将传统模式进行创新性改变,拉近与客户的距离,实现无障碍沟通、宣传?

世界变化是常态,每次重大的考验,都会带动新的革命性技术产生,相信这次疫情将加速创新的速度。变不利为有利,化腐朽为神奇,是这个世界上最高境界的智慧。让我们一起面对挑战,迎接新生事物的到来,并勇敢的加入其中,用我们的智慧,来发挥我们的价值!

全国工业车辆标委会秘书长赵春晖

质量强国,标准先行”,标准化工作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起到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

回顾2019年,工业车辆标准化工作硕果累累,在国内标准化工作方面,为降低工业车辆安全事故,配合特种设备监管,加急制定了国家标准《工业车辆  安全监控管理系统》;组织开展了2项团体标准《工业车辆  非车载传导式充电机》及《工业车辆用锂离子电池及其系统》的制定工作;组织召开了TSG 07-2019《特种设备生产和充装单位许可规则》、JB/T 2391-2017《500kg-10000kg乘驾式平衡重式叉车》及T/CCMA 0060-2018《牵引用铅酸蓄电池电源装置箱体》宣贯会。在国际标准化工作方面,首次在中国安徽合肥成功承办了国际标准化组织ISO/TC110工业车辆技术委员会系列会议;会议通过决议,从2020年5月底开始,中国与德国结束结对关系,由我本人担任ISO/TC110/SC5可持续性分技术委员会主席,安徽合力股份有限公司承担秘书处;成功组织召开了由中国牵头制定的2项国际标准ISO 23434-1《工业车辆——可持续性——第1部分:术语》和ISO 23434-2《工业车辆——可持续性——第2部分:因数和报告》的第一次工作组会议,并将项目推进到委员会草案(CD)阶段;上述这些成果的取得,持续推进了我国工业车辆行业国内和国际标准化工作的不断发展。

2020新年伊始,尽管面临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我们有决心在这种特殊形势下继续做好标准化工作。继续加强工业车辆领域标准的制修订工作,充分利用信息手段,把原本需要面对面召开标准会议的环节变成采用网络会议形式。继续实质性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组团参加2020年10月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召开的ISO/TC110系列会议,积极组织做好由中国牵头制定的3项国际标准ISO 21262《工业车辆——使用、操作和维护安全规范》、ISO 23434-1《工业车辆——可持续——第1部分:术语》及ISO 23434-2《工业车辆——可持续——第2部分:因素及报告》的制定工作。组织完成1项国家标准和1项行业标准英文版的翻译,助力有更多的中国工业车辆产品走向全世界。

我相信,新的一年,工业车辆标准化工作一定会不负众望,再创佳绩!最后,衷心感谢工业车辆行业的各位领导、各位企业家长期以来给予工业车辆标准化工作的大力支持!让我们共同携手,为开创中国工业车辆标准化事业新局面继续努力奋斗!

安徽合力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德进

2019年,国内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增大、国际贸易摩擦不断,全球工业车辆市场持续发展动力减弱。面对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合力深入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两个“一以贯之”,践行五大发展理念,聚集主业,紧盯市场,稳中求进,实现了营业收入突破百亿大关,较好的完成了年度目标任务。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站在新的起点上,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合力将继续秉承“以人为本,以精品回报社会”的核心价值观,围绕“世界五强 百年合力”的战略愿景,注重市场,注重智能,注重人才、注重数据,眼睛向内,扎实做好自己的事情,致力于成为受人尊重的国际一流企业集团,努力推动合力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拒绝广告

相关资讯

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扫码看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