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初,该机构公开了一系列来自该机构登月飞行器和月球车——“嫦娥3号”和“玉兔”——的图像,提供了一些月球表面非常细节的图像。
除了月球基地外,吴伟仁透露,中国想登陆探索较少的月球背面。不过,不知道这一探索是否与采矿活动有关,为了利用月球上铀、钛和矿石的矿脉。
以前,该机构曾阐述过月球氦-3对于其未来太空计划的重要性,这一放射性同位素在月球背面的含量可能非常丰富。
吴伟仁对英国广播公司记者说:“在那里登陆非常具有挑战性,但是,根据研究,由于缺少光照,那里可能有水或者冰。”
但是,最令人感到意外的是,该机构对登陆火星计划的坦诚。该计划的总工程师吴伟仁称,国家航天局准备为2020年登陆火星制定一个计划。
不过,他承认,该机构原本可以更早开始火星探索行动,而不是像现在这样落后于美国、欧洲和印度的航天机构。他说,“好在,国家终于批准了”,暗示了中国国家决策的严格性。
吴伟仁自信地对英国广播公司记者说:“我们将进入火星轨道、登陆火星并部署一辆火星车——所有这些都在一次任务中完成。”
报道称,目前和未来的任务计划表明,太空探索的合作行动显然会带来好处。
然而,尽管中国可能会寻求合作,但美国航天局(NASA)不会与中国国家航天局合作,因为其军队身份。
欧洲空间局与中国国家航天局进行了有限的合作,2001年实施了地球空间双星探测计划。
中国还与俄罗斯联邦航天署合作对火星的卫星进行了探测,但探测器最终未被送入火星轨道,而是由于某些原因滞留在地球轨道上,因此合作以失败而告终。
吴伟仁对今天面临的障碍发表评论说:“我们将与美国合作,尤其是在太空和月球探索方面。我们对此非常欢迎。”
他还说:“我们已多次敦促美国消除限制,这样两国的科学家便可以在未来的探索中进行合作。”
报道称,到目前为止,美国航天局、欧洲空间局和印度空间研究组织都已成功地向火星发送了探测器和登陆车。
中国空间科学家、政治顾问叶培建对媒体说:“我们面临许多挑战……不过,我认为,鉴于我们全力付出、我们从过去太空任务中获得的技术以及大家的支持,我们很可能会成功地向火星发送探测器。”
预计,中国本周会透露更多关于其火星登陆计划的细节。
延伸阅读:
开启太空“新长征”,中国准备了哪些利器?
新华社北京4月21日电(记者屈婷喻菲王聪)1961年,一场关于星际航行的座谈会在北京召开。这一幕无疑令人印象深刻:彼时还在用笔尺绘图、算盘运算的中国航天人,却心怀一个眼光深远、浪漫不凡的星际航行梦。
其后,中国关于星际航行的座谈会开了12次,持续了3年。1964年,中国卫星计划重启。1970年4月24日,“东方红一号”卫星成功发射,中国成为第五个迈进“太空俱乐部”的国家。
2016年,中国将这一天定为航天日,以开放、自信之姿引导公众了解太空,并公布了一批有关载人航天、深空探测等高精尖技术的动态。这些技术将为人类实现星际航行的梦想提供“利器”。
第一站:近地太空
此次披露的信息显示,今年秋天将发射的“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和“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目前正在做出发前的“体检”。
“天宫二号”在轨飞行期间,将接受航天员访问、完成中期驻留等任务;与2017年上半年发射的“天舟一号”货运飞船交会对接,掌握和突破推进剂在轨补加技术,并进行较大规模的空间科学和应用试验。
在星际航行中,提供补给和驻留的“旅馆”舒适不舒适,是太空“驴友”们关心的一个重点。
在“天宫二号”的规划中,我们已经可以遥想未来空间站的宜居环境。据悉,它将分为实验舱和资源舱。其中,实验舱是密封的,里面有洁净的空气、适宜的温湿度、宇航员的活动空间。中国航天工程师还特别为航天员中期驻留的舒适度,进行了宜居性的设计。
更有趣的是,它还会开展一项太空维修试验。就像地球上的“旅舍”一样,太空上的空间站也难免损耗,需要修修补补,才能尽可能地延长使用寿命。
中国将一块块地完成空间站的“拼图”。2018年前后,中国将发射“天和一号”空间站核心舱,这是空间站建造的重要起点,随后发射两个实验舱与“天和一号”核心舱交会对接。2022年前后完成空间站建设。2022年前后,还要发射类似“哈勃”太空望远镜一样的“巡天号”光学舱。
2025-08-11 09:45
2025-08-10 08:28
2025-08-08 14:26
2025-08-08 09:53
2025-08-05 15:10
2025-08-05 15:08
2025-08-05 15:01
2025-08-05 14:52
2025-08-05 14:50
2025-08-05 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