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供应链加速升级的背景下,物流装备更新需求强烈。最近,德国政府再次启用“递减折旧”政策(degressive Abschreibung),并结合联邦经济与出口管理局(BAFA)的专项补贴,形成政策合力,为物流企业提供了实质性投资动力,这一双轮驱动模式尤为值得关注。
德国政府在新一轮财政改革中提出,从2025 年 7 月 1 日至 2027 年 12 月 31 日,允许企业对可动产资本支出(例如仓储设备、自动化系统、叉车等)采用递减折旧方式,每年最高折旧 30%,显著快于传统线性折旧。根据德国联邦财政部表述,这项措施旨在激活资本投资,加强经济转型动能,也是“投资刺激器”的重要组成部分。
与此同时,德国联邦经济与出口管理局(BAFA)推行的设备与能源效率提升补贴项目(Module 4 和 Module 6)也同步启动。Module 4 向中小型企业提供可达 15%(小企业)或 10%(中型企业)的设备更新补贴,需满足节能标准;Module 6 则鼓励淘汰内燃设备、换装电动叉车,最高补贴额可达33%,在“双政策叠加”下具备极高吸引力。
在物流与设备制造领域,丰田物料搬运德国公司对此高度响应,主动引导客户利用折旧与补贴叠加实现投资最大化。丰田物料搬运德国公司销售现场负责人Jan Toepser表示:“当客户同时享受折旧与补贴时,投资新设备更具性价比。我们的任务就是为客户简化复杂政策,让现代化投资可操作化。”
在实操层面,“递减折旧 + BAFA 补贴”的组合为物流设备采购提供了多项显著优势:一是显著增强企业初期现金流;二是有效缩短设备更新回报周期;三是推动电动叉车等绿色装备替代传统设备,符合德国工业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业界视角认为,这种政策组合尤其适合物流领域设备密集型企业。设备成本高、更新频繁,对流动性敏感的仓储、配送中心可借此节约资金成本、提升自动化购置动能。而对于设备制造商而言,这也将形成订单激增、产品升级加速的良性推动。
从历史视角回看,递减折旧在德国曾多次推行:2009–2010、2020–2022 年因应危机临时恢复,2024 年短期启用后中断,再到此次 2025–2027 年重新大范围开启,从立法节奏看,此类政策虽具周期性,但其精准刺激投资、短期拉动资本需求特征清晰。
此轮政策释放了德国物流与制造领域的“双利好”:递减折旧提供了税收前期释放能力,BAFA 补贴则提供额外现金支持,两者协同将显著提升企业设备升级意愿。对物流装备厂商与终端客户而言,建议抓紧时间窗口,评估投资方案,并规划折旧与补贴申请路径。此外,行业协会与设备服务商也应加强政策宣导,帮助企业落地执行。
2025-08-11 09:45
2025-08-10 08:28
2025-08-08 14:26
2025-08-08 09:53
2025-08-05 15:10
2025-08-05 15:08
2025-08-05 15:01
2025-08-05 14:52
2025-08-05 14:50
2025-08-05 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