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行业动态 > 正文

德媒《it-zoom》:人形机器人即将取得突破

2025-08-05 15:08 性质:原创 作者:南山 来源:中叉网-中国叉车网
免责声明:中叉网(www.chinaforklift.com)尊重合法版权,反对侵权盗版。(凡是我网所转载之文章,文中所有文字内容和图片视频之知识产权均系原作者和机构所有。文章内容观点,与本网无关。如有需要删除,敬请来电商榷!)
人形机器人的发展瞬息万变。中美之间的较量,以及人工智能、电池和机械技术的进步,都在推动这一趋势的发展。很快,像 Neura 的 4NE-1 这样的类人机器人除了...

人形机器人的发展瞬息万变。中美之间的较量,以及人工智能、电池和机械技术的进步,都在推动这一趋势的发展。

很快,像 Neura 的 4NE-1 这样的类人机器人除了生产任务外,还能承担熨烫等繁琐的任务。

Agility Robotics 的人形机器人 Digit 已大量投入使用,主要应用于亚马逊和 GXO 等物流中心。

特斯拉的擎天柱机器人拥有五指,拥有 22 个自由度,能够执行各种高难度任务。

人形机器人领域的发展势头迅猛。中美之间的较量,以及人工智能、电池研发和机械技术的进步,正在推动这些金属人的性能提升。automatica 将展示这一发展已取得的进展。

中国的人形机器人最近在北京举行的半程马拉松比赛中展现了它们的实力。约20台人形机器人在21公里的赛道上与人类选手展开了激烈角逐。凭借这场赛事,中国实现了其成为人形机器人领先供应商之一的目标。

两条腿提供最大的灵活性和机动性

但半程马拉松比赛总是会引出一个常见问题:为什么人形机器人要有腿?使用轮式推进系统不是更高效吗?Agility Robotics 首席机器人官乔纳森·赫斯特解释了为什么大多数人形机器人仍然配备两条腿:“双足机器人的设计初衷是与人类共存,其多功能性和机动性远超轮式推进系统。通过腿部,人形机器人可以适应复杂的环境,爬楼梯、越过路缘,并执行各种各样的任务。”

Agility 的人形机器人 Digit 已在众多应用中得到应用,主要应用于亚马逊和 GXO Logistics 等物流中心。Digit 身高 1.75 米,体重约 64 公斤,能够执行复杂的任务,例如举起重达 16 公斤的货物。此外,得益于激光雷达和摄像头等先进的传感器技术,它还能独立导航。Agility Robotics 首席产品官 Melonee Wise 也将在 A5 展厅的自动化论坛上分享 Digit 以及人形机器人如何弥补自动化链中的不足。紧接着,宝马集团下一代机器人技术负责人 Carolin Richter 将进行一场应用导向的演讲,介绍该公司在人形机器人具体应用方面的经验。

美国在技术发展中发挥先锋作用

与Digit一样,其他高度先进的人形机器人也来自美国,包括波士顿动力公司的Atlas、特斯拉的Optimus、Figure AI的Figure 01和02,以及Apptronik的Apollo。所有这些机器人都已在汽车行业的试点项目中投入运行。“我们正在开发世界上最先进、最强大的人形机器人,它们将以意义深远且革命性的方式为人类提供帮助。”Apptronik首席执行官兼联合创始人Jeff Cardenas说道。但推动这些发展需要大量的资金和强大的盟友。Apptronik刚刚完成了一轮超过3.5亿美元的融资。与NASA、NVIDIA、谷歌DeepMind的合作,以及在用户端与梅赛德斯-奔驰和GXO Logistics的合作,将确保Apptronik在未来市场中继续占据领先地位。

德国必须在人形机器人领域迎头赶上

尽管德国在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中并非占据重要地位,但automatica展会却展现出德国同样充满希望的发展前景。除了Neura Robotics于2023年在automatica展会上首次亮相的4NE-1机器人外,今年还将有更多人形机器人亮相慕尼黑。其中一款来自科隆,名为“Iggy Rob”。igus公司推出的首款人形机器人售价略低于5万欧元。据该公司介绍,这款机器人由内部组件组合而成,例如用于机械臂的ReBeL协作机器人和ReBeL Move移动底座。其应用范围涵盖辅助机器人、工厂自动化以及教育和研究。igus计划将Iggy Rob用于公司内部的注塑机自动化。

德国航空航天中心(DLR)机器人与机电一体化研究所的展会亮相也备受期待。该研究所正在深入研究人形机器人的进一步发展。最新成果将在automatica展会上展出。该研究所最近与西门子达成的合作也备受关注。“此次战略合作是机器人技术从太空领域向工业应用转移的又一范例,”研究所所长Alin Albu-Schäffer说道。“鉴于美国和中国的快速发展,与西门子等德国领先的工业合作伙伴建立密切联系,对于确保欧洲机器人技术在未来的竞争力至关重要。”

人形机器人:一个巨大的增长市场

特斯拉凭借其人形机器人擎天柱(Optimus)将自己视为技术领导者。擎天柱动作优雅、速度飞快,并拥有高度灵活的五指手。马斯克相信,擎天柱很快将被用于家务或儿童保育。高盛也认为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潜力巨大。据该公司称,到2035年,该市场规模可能增长到380亿美元。与美国公司一样,中国也在追求雄心勃勃的目标,力争在未来三年内成为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的领导者。从中期来看,中国5%的就业岗位将由人形机器人取代,这意味着将部署约3500万台。宇树科技、安吉机器人、Engine AI、傅氏科技和优必选科技的机器人产品已在中国企业的各个应用领域和行业中得到应用。

行业领导者宇树科技是全球首批推出小型人形机器人G1的制造商之一,其价格低得令人咋舌。这款机器人身高1.3米,体重35公斤,基本款在中国的售价预计仅为1.6万欧元,但在德国,其售价可能接近3万欧元。而且,根据规模扩张,这个价格可能很快就会翻一番以上。宇树科技市场经理钱宇琪透露,G1受到广泛关注:“我们已经收到了来自国内外的订单。初期,我们的机器人可能主要供科研机构使用,但工业企业也可以考虑用G1执行一些简单的任务。”

发展表明,类人机器人的时代已经到来,自动化的新时代也由此开启。得益于人工智能,类人机器人已经能够承担一些以前由人类完成的任务。automatica 杂志将带来激动人心的洞见,探讨类人机器人的能力及其应用将如何影响职场。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拒绝广告

相关资讯

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扫码看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