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行业动态 > 正文

机器创新要靠应用工艺创新来引领

2015-12-28 07:55 性质:转载 作者:南方日报 来源:南方日报
免责声明:中叉网(www.chinaforklift.com)尊重合法版权,反对侵权盗版。(凡是我网所转载之文章,文中所有文字内容和图片视频之知识产权均系原作者和机构所有。文章内容观点,与本网无关。如有需要删除,敬请来电商榷!)

  我们曾前往DMG MORI德马吉森精机(切削机床的全球领先制造商)参观学习。这家企业能从销售信息预测市场需求,继而预排机器模组,从销售前端到加工的后端,整个制造过程都信息化,连车间员工去了洗手间也要扫二维码,传输行为信息。车间的任何一件物料、任何一个员工的工作状态行为,都能在IT系统里实时跟踪,整个生产制造过程都在系统管理中。

  伊之密也意识到定制化生产的重重困难,但工业的转型非如此不可。从2016年开始,伊之密将启动一个项目,计划用一年半的时间实现200t以下的注塑机流水线混线生产,实现接到订单后7天内交货,以满足80%的订单需求。

  要做到,让产品更富有设计元素,从而避免千篇一律,装备制造业还需改变产品研发的观念。以往我们集中更多资源在机械的改良上,提高机器的效率、性能和配置。但欧洲日本的同行早已把视角转到应用工艺创新,通过应用工艺创新带动机器的创新。

  在西方,机械创新和应用工艺创新是完全两个不同的概念。前者关注的是机械、液压、电控等,即主机结构方面的创新;后者关注的是材料、加工方法等创新,例如碳纤维注塑成型在汽车零部件的应用。

  中国装备制造业现在做的大多只是机械创新,企业里大部分都是机械制造工程师,专注机器、电子、液压等领域。但是我们忽略了一个重要环节,客户是塑料加工的专家,他们需要跟我们沟通如何做好塑料制品,再而谈机器,而这些不是机械制造工程师所擅长的,要由应用工艺的专业人才来做。

  因此,我们首先要转变对产品的看法,机器的创新不能只是关注机器本身,未来应由创新的应用工艺指导机器的发展方向。例如宝马7系首创了高强度碳纤维内核车身架构,这必然是厂家和注塑机企业一起研究碳纤维成型工艺,再带动机器创新的结果。

  用应用工艺创新引领机器创新,如何实现?装备制造行业要引进应用工艺人才,对高分子成型原理有研究的人才。他们不一定是机械专家,但他们是最有条件跟客户对话的,由他们把客户的需求转给机械工程师,再而提升、创新机器。

  从2016年下半年起,伊之密将成立应用工艺创新中心,专注研究汽车零件高分子材料成型工艺,以此推动机器的创新。DMG MORI有一个3500平方米的展厅,展机都是按照汽车、医疗等不同行业的应用方案来分类,它们经过改良优化,比标准机更适应行业发展需求。所以,未来装备制造业势必会深耕到不同行业领域,用行业对材料、工艺的需求来倒逼机器的改变。

12下一页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拒绝广告

相关资讯

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扫码看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