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的飞跃,对一拖的发展起到了立竿见影的功效。
在被一拖视为“传统市场、重点市场、示范市场、高端市场”的东北地区,一直是国内外顶尖农机企业竞争的大舞台,海外兵团都不遗余力地将自己最先进的产品投入这个巨大的市场。
凭着雄厚的技术实力,中国一拖在黑龙江省今年大型拖拉机招标中,一次中标120多台,使一拖成为惟一一个为大型农机合作社提供200马力以上拖拉机的国内企业。
柴油机中坚力量焕新光
众所周知,柴油机是拖拉机最重要的核心部件。柴油机,也是一拖的传统核心业务。
据估计,在中国大功率拖拉机领域,“东方红”柴油机的占有率能达到60%以上。
一拖人对如此成就的取得并不惊叹。原因就在于,从“七五”开始到现在,他们对于柴
油机的投资就没停止过。2002年,一拖就着手
电控柴油机的研发,其目的在于提高柴油机的动力性、经济性和排放水平。
电控柴油机的研发没有捷径,只能用“笨方法”,就是通过做大量的试验,检测和记录不同机型在不同负荷、不同转速下的表现。在掌握了大量试验数据的基础之上,不断改进设计,用科学数据来优化柴油机的性能。
目前,一拖已经在电控柴油机的研发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就在11月底,具有先进技术水平的重型柴油机生产线即可投产。
农机具抓大放小为用户
在今年的农机展上,大型、高效、复合农机具是出现在一拖展台上的另一个主角。
发展农机具,是一拖以用户为导向发展的必然选择。
出身于农家的赵剡水对于农机具的作用深有感触:用户花费几万元甚至几十万元购买的拖拉机,如果没有机具,就仅仅是一个移动动力而已。
他强调,不要小看农机具的作用,农业机械化简单说来就是由机械来代替人进行农业生产,只有配上机具成为机组的时候,机组才能真正替代人挖土、开沟、播种、收获,才能实现拖拉机的最大使用价值。
虽然国内很多企业都在着手农机具研发,但是综观这几年的发展,国内企业除了产品技术的劣势以外,在材料和工艺上差距也是非常明显的。
对于大型、高效、复合农机具的开发,一拖没有单打独斗,而是要走一条“对外开放、合作开发”的新道路。
一是直接的配套产品,由具备足够资格的厂商直接为一拖提供产品;二是OEM,通过各种并购和深度合作,生产“一拖”
品牌的农机具;三是自主研发和生产特种、大型、专用的农机具。
赵剡水形象地把这种战略比喻为“抓大放小”。
回到技术的原点
众声喧哗之后,一切必将回归原点。回归技术,依靠技术来提升企业竞争力,这才是一拖真正的返璞归真之路。
几十年来,曾经辉煌、曾经沉寂,作为中国农机工业的“黄埔军校”,一拖对中国农机产业的蓬勃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它培养了大量的技术人才,也为后起之秀的新锐农机企业提供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一位农机行业的资深专家认为,如果没有一拖的坚持,就算农机行业好,也好不到现在这种“百花齐放”的程度,因为一拖积累了技术,消化了技术,并且通过市场,溢出了技术,带动了整个农机行业的技术升级。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以技术之灯而求索,这句话用在充满信心的一拖人身上并不为过,对未来、对来自于国内外的竞争,一拖已做好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