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行业动态 > 正文

绕过半个运动场 京东无人车“首秀”送单

2017-06-20 07:15 性质:转载 作者:21世纪经济报道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免责声明:中叉网(www.chinaforklift.com)尊重合法版权,反对侵权盗版。(凡是我网所转载之文章,文中所有文字内容和图片视频之知识产权均系原作者和机构所有。文章内容观点,与本网无关。如有需要删除,敬请来电商榷!)
6月18日8点10分,在北京市海淀区中国人民大学世纪馆西侧的“京东派”校园店门口,四辆带有京东标志的电动三轮快递车,整齐地停靠在路边...

  6月18日8点10分,在北京市海淀区中国人民大学世纪馆西侧的“京东派”校园店门口,四辆带有京东标志的电动三轮快递车,整齐地停靠在路边。三轮车畔,京东快递员正从地上堆积的包裹内,选出路线相近的货物,一个一个地码在车中。稍后,这些货物将在快递员的骑行下,“乘坐”电动车送到自己的“主人”手中。

  这是“京东派”门口每天早晨都会发生的场景。不过,这个场景很快将加入新元素。18日,在“京东派”店面的马路对侧,一字排开了5辆形状大小不一的小车,有的将近一人高,呈长方体状;有的半人高,酷似老式火车头;还有的仅到大腿,长着类似于《机器人总动员》中“瓦力”般的“望远镜眼睛”。

  与电动三轮快递车相似,它们也是红白相间的色泽,车体上也有“京东”字样。不同的是,它们身上多了一个“JDX”的符号,标志着它们的身份——来自京东X事业部的首批配送机器人。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自18日起,包括人民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长安大学在内的高校里,共计10辆配送机器人开始投入使用。这也意味着,京东的无人车配送,正式迈出运营的第一步。

京东无人车首秀

  6月18日9点06分,在围观者的簇拥下,京东无人车的“大个子”,一个长方体状的配送机器人开始在世纪馆西侧的知行路上,踏出自己在公众前的第一步。

  内文第一个小标题第二段:机器人需要配送的货物终点,位于中国人民大学品园3号楼,与世纪馆西门相隔一个包含篮球场的运动区域,两者直线距离约为四个篮球场的宽度。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工作人员已经在云端设定好了本次机器人配送的路线:从“京东派”门口对面的马路出发,绕过篮球场,抵达品园3号楼外的取货点。

  “这辆车速最高可达20公里/小时,”京东X事业部配送机器人技术人员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不过,考虑到校园内的安全问题,我们将这辆车的速度设置在3-5公里/小时。”

  随着黑色底盘下的四个轮子缓速滚动,配送机器人的白色车体开始匀速前行。两个单线激光雷达分别位于底盘后方的左右两侧,同样的一个雷达也出现在车辆前脸偏下的位置。在配送机器人的“头顶”,还设有一个16线激光雷达,加上数个视觉传感器等配置,可帮助机器人感知周围的路况与障碍物。

  “配送机器人最终的路径图,实际上是云端地图与激光雷达实时监测相结合的产物,”前述京东技术人员介绍,“云端地图是进行全局的路径规划,激光雷达则是局部路径规划。”

  经过第一个拐角之后,一位好奇的围观者跳到配送机器人的前方。仿佛带着小心翼翼,配送机器人轻轻地停了下来。“车辆设置的激光雷达可以检测到前方障碍物,然后根据距离采取相应的措施,”前述京东技术人员告诉记者,“如果距离较远,车辆就会缓慢刹车,如果是突然蹦出的距离极近的障碍物,车辆就会急刹。”

  不仅是距离,障碍物的速度也是影响配送机器人判断的一个因素。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如果前方障碍物的速度过慢,配送机器人就会停止,如果障碍物前行速度尚可,机器人就会调整自己的速度,进行尾随。甚至,如果有障碍物静止在机器人前方,在道路宽度允许的条件下,机器人将绕行通过。

  在配送机器人行走的过程中,位于“京东派”的云端系统平台也在紧张地工作着。“除了可以看到我们设定路径和小车实际行走路径之外,我们还可以看到其他信息,”一位京东X事业部云端平台介绍人员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包括电流、电压、传感器数据、电量、续航里程等,从而智能化地将订单货物合理分配到小车之中。”

技术流送快递

  再一次转弯后,配送机器人开始接近此行的配送终点。而在配送机器人徐徐而至的过程中,快递主人、中国人民大学学生柴姗姗已经在收货点附近等候。

  9点11分,在配送机器人抵达收货点、停稳大约10秒后,柴珊珊便收到了货物抵达的短信通知。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看到,在该通知短信中还附带了提取货物的链接,柴姗姗点击进入并确认提取后,配送机器人车体右侧六个载货仓中的一个仓门,便应声开启。

  “其实配送机器人就类似于一个移动的‘丰巢’。用户点击确认提取的链接,收货,关上货物仓门,一个配送就完成了。未来我们也会支持人脸识别取货。”京东技术人员称,“此外,下一批配送机器人的设计理念是整个柜体可替换,比如可将四个小柜拆卸下来,替换为一个大柜子,这样大件小件均可以递送。”

  如果收货人有事无法抵达收货点呢?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如果用户没有任何反馈,配送机器人会在原地等待15分钟,然后进行下一单配送。如果客户及时向云端反馈,机器人接收到客户无法按时提货的信息后,也会在两三分钟后离开。“相当于我们会从云端调度。”京东技术人员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目前京东的配送机器人倚靠全国1300个“京东派”配送站点在大学推广,2017年“6·18”期间已投放10辆,年底预计可达100辆,单均成本可达到甚至低于人工配送成本。“随着我们配送机器人的试验和落地,未来还将逐步在产业园区、成熟办公楼区内实现配送。”6月18日,京东X事业部总裁肖军透露。

  除去无人车之外,京东X事业部“三无”产品中的另外“两无”,今年“6·18”期间也有新的进展。肖军指出,同样是6月18日,京东物流无人机在西安航天基地管委会南广场完成快递投放任务。京东集团同时宣布在西安市规划40余条航线,实现载重10公斤至15公斤、续航15公里至20公里的多旋翼无人机的常态化运营。

  此外,位于北京、上海、武汉、济南的无人仓内,京东仓储机器人也在持续工作,帮助提升仓库的运作效率。“目前穿梭类机器人单位存储容量,是传统单位存储容量的10倍,搬运机器人则将减少操作人员在大型仓储内的跑动,部分机器人的单位作用效率是人类的10倍甚至20倍。”

  “未来从产品的采购到库存的配给,到库网的调拨,到整个生产,到送到配送站,到配送站送到消费者,整个过程中将没有任何人参与和干涉,整套都是人工智能的系统和机器人的劳动来解决的,”近日,刘强东表示,“随着我们技术的最近几年不断积累,我们有信心大概五到八年的时间,基本上可以实现了。”

(编辑:张星)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拒绝广告

相关资讯

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扫码看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