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行业动态 > 正文

企业家该如何应对工业4.0革命?

2016-07-21 08:53 性质:转载 作者:《董事会》 来源:《董事会》
免责声明:中叉网(www.chinaforklift.com)尊重合法版权,反对侵权盗版。(凡是我网所转载之文章,文中所有文字内容和图片视频之知识产权均系原作者和机构所有。文章内容观点,与本网无关。如有需要删除,敬请来电商榷!)
决定企业创造及获取价值能力和水平的,不再是其在产业价值链中的地位,而是其在生态系统中的生态位。对居于主导地位的生态构建及掌控者...

  决定企业创造及获取价值能力和水平的,不再是其在产业价值链中的地位,而是其在生态系统中的生态位。对居于主导地位的生态构建及掌控者而言,其主要经营对象不再是产品,甚至也不是商业模式,而是商业生态系统本身。
  任何成熟的战略都基于特定主体对自身资源及发展环境的深刻理解和精准认知,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先导性理念。准确认识工业4.0的核心理念,是把握其实质、洞悉其核心的关键,更是制订合理应对措施的前提。
  多个重大变化空降企业
  从物理形态上讲,德国工业4.0是要通过网络和智能技术把设备、生产线、工厂、供应商、产品、客户紧密地连接在一起,形成彼此交融、相互作用的工业生态;从根本追求上说,是要发挥领先供应商的优势率先开发和制订统一接口、统一标准并对其实施统一管理,并通过其实现对工业生态系统的主导和重要群落的控制;同时,以大型企业为龙头带动中小企业加入这个生态系统,形成德国企业的协同优势。这个战略建立在敏锐的感知及先进理念之上,具体体现三条。
  社会商业逻辑及企业商业模式发生重大变化。回顾人类社会迄今发生的新技术及工业革命,前三次均以生产制造具有使用价值的功能性产品或服务作为创造价值的基本依据,都以提高产品或服务的性价比作为实现价值的重要手段。而以移动计算、网络、大数据、智能技术等融合性创新成果的泛在性应用为主要标志的第四次技术及工业革命则不同,所有有形的实体经济或无形知识与创意,只要加上互联网就构成了平台性产品,社会创造价值的主要依据不再是有形产品,而变成无形的巨量知识。有时甚至不必深究平台的短期价值,只要其能够集聚足够知识或客户,就必然能够衍生出价值。
  社会生产组织形式及企业形态发生重大变化。前两次新技术及工业革命均导致社会生产效率提升及规模扩展,造就了庞大的一体化企业组织形式;虽然第三次技术及工业革命引致社会生产出现模块化分工,企业组织逐步向专业化方向演化,但追求规模经济的本质没有变化,催生了大量以资本等多种形式联接的企业联盟。网络、智能技术的普及使快速获取多元化的顾客需求变成可能,3D打印等增材制造技术使个体化生产普遍出现,社会生产组织形式将发生更加专业化的深度分工,企业组织形式将向更加虚拟化、微小化形态发展。建立在个体制造基础上的广泛众包、众创,甚至有可能使今天的雇佣制企业不复存在,而演化为多元个体创新者、制造者之间广泛合作的灵活性动态网络。
  企业生产经营和发展空间呈现生态系统特征。当作为生产者的企业与作为消费者的客户以及中介、政府、销售商等相关主体通过智能网络紧密连接起来时,企业生产经营和发展的空间就不再是特定的地理疆界或产业集聚区域,而是一个综合的商业生态系统;而决定企业创造及获取价值能力和水平的,也不再是其在产业价值链中的地位,而是其在生态系统中的生态位。依据企业在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可以将其分为生态构建及主导者、群落优势和掌控者、寄居生存者三种角色。具有不同生态地位的企业,其经营活动的对象也不尽相同。对居于主导地位的生态构建及掌控者而言,其主要经营对象不再是产品,甚至也不是商业模式,而是商业生态系统本身。其它企业只有生存与发展在具有活力的商业生态系统中,才能获得借势腾飞的阶梯,奠定持续发展的基础。
  企业家思维及精神需升级
  德国工业4.0蕴涵的工业生态及企业经营理念变化,必然要求企业家形成新的商业意识和思维,主要体现为:

上一页12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拒绝广告

相关资讯

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扫码看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