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6日,《经济日报》中经视觉版面整版刊发了《找回绿水青山 抱得金山银山》一文,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全方位深度报道天能的发祥地新川村,依托与天能的村企共建平台,向绿色转型,走上了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道路。秀丽的自然风光,深厚的人文历史,完善的居家养老等村级基础设施,蓬勃发展的绿色产业和红火的民宿经济等现代服务业......新川村容村貌越来越美,村民口袋越来越鼓,乡风民风越来越好,成为了绿水青山、富甲一方的“世外桃源”。
(2020年12月6日 《经济日报》)
原文如下:
找回绿水青山 抱得金山银山
摄影报道:高兴贵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随着习近平总书记“两山”理念在全国各地落地生根,一个个乡村走上了产业兴、日子富、生态美的高质量发展道路。这其中,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煤山镇新川村用15年的生动实践作出生动诠释。
2004年之前的新川村,小作坊遍地,一度有金属冶炼厂、炼油厂、玻纤厂等20多家小散乱村办企业,由于发展方式粗放,水脏了,山秃了,垃圾遍地,污水横流。就在这一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来到新川村本土企业,和当地干部群众共商转型发展大计,提出工业企业要绿色发展,要将生态环境优势转化成为生态经济优势。
牢记总书记嘱托,新川村从2004年下半年起,下决心“腾笼换鸟”,誓要找回绿水青山,义无反顾地走上了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新路。
壮士断腕,他们果断关停污染矿山,淘汰落后产业,发展生态工业。
久久为功,他们持续开展道路硬化、路灯亮化、村庄绿化、污水洁化、垃圾分类等工程,15年来坚持不懈。
如今的新川村,已成为3A级景区村庄,景观公园、乡村振兴案例馆、文化大礼堂、幸福之家等多项精品工程一一建成,一条明代客商古道修复工程也在紧张进行中……“我们做的高端民宿,需要提前一个多月预订。国庆假期每天营收6000多元。”民宿经营者张鸿说。找回绿水青山,抱得金山银山。2019年,新川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425.4万元,村民人均年收入超过10万元。
10月24日,长兴县煤山镇新川村,88岁的张如英(右二)在邻居搀扶下去村里的居家养老照料中心吃饭。为了让村里的空巢老人、残疾老人得到照顾,村里建立了居家养老照料中心,让老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
10月28日,长兴县煤山镇新川村乡村振兴新川案例馆,讲解员在给来自安徽的参观者介绍新川。该案例馆是由一家淘汰的企业厂房改造而来。
2025-04-21 12:19
2025-04-21 12:16
2025-04-21 10:06
2025-04-21 10:06
2025-04-21 10:04
2025-04-21 10:02
2025-04-21 09:56
2025-04-21 08:35
2025-04-20 07:37
2025-04-20 07: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