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是我国工业转型升级、加快发展的重要时期。近年来,中国政府和相关部门连续颁布了装备制造业调整振兴等产业政策及规划,机械行业与广大企业按照国家部署要求,全力化解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继续保持了产业经济平稳运行的良好态势,大力推进结构调整,加强自主创新、管理提升与“两化”融合,发展现代制造服务业以及战略性新兴产业,为机器人产业发展奠定了基础、创造了条件。
目前,发达国家机器人产业已处于平稳增长阶段,技术日趋成熟,世界机器人产销量去年也已达16万台。近年来,亚洲市场呈现出快速发展态势,需求量成倍增长,这成为机器人产业发展最强劲的动力。2016年是“十三五”计划的开局之年,更是全面实施《中国制造2025》的行动之年,为了全面推动传统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实现高端化跨越发展,全面推行工业化和智能化融合发展的探索与实践,很多企业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创新成果。
那么,展望浩如烟海的工程机械行业,都有哪些企业奋激勃发勇创一流呢?下面就让慧聪工程机械网编辑为你详细解析。
中信重工特种机器人产业基地落户东营
9月19日,中信重工与东营市成功签订特种机器人产业基地项目及机器人设备租赁协议,公司特种机器人产业基地正式落户东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这也是继徐州之后,公司联合地方政府开拓的第二个特种机器人产业基地。
与此同时,双方一次签订首批300台机器人订购合同。东营市将采取政府购买、租赁及重点扶持等方式,为中信重工东营特种机器人产业基地项目提供立项支持、快捷审批及有关保障服务,实现产品、产业“双落地”。
公司董事长俞章法和东营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田青云共同出席签字仪式,公司副总经理刘大华代表公司签订协议。
在座谈交流中,俞章法董事长简要介绍了公司的基本情况,特别是公司在特种机器人领域取得的技术研发新成果。他表示,中信重工将以此次合作为契机,充分发挥在智能装备制造等领域的产业创新优势,为东营市当地的经济结构调整做出新的贡献。
田青云常务副市长说,中信重工综合实力雄厚,产业定位高端,发展前景广阔,尤其在装备制造、智能制造等方面都走在了行业前列,相信通过双方的不懈努力,该项目必将带动当地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发展。并表示,东营市政府将积极为中信重工发展创造条件,加快机器人项目的推进步伐,带动双方在更多领域开展合作。
此前,早在今年6月24日,公司已经与东营市政府在北京共同签订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根据协议,双方将在智能装备制造、轨道交通装备制造等方面开展全方位、多方面、深层次的合作。
目前,公司已成为国内最大的特种机器人研发制造基地,推出的履带式机器人平台、巡检机器人平台、水下机器人平台等五大平台,广泛应用于消防、市政排水管网巡查、高电压等级变电站、井工非煤矿山、井工煤矿等多种高危和特殊环境。基于应急救援需要的特种消防机器人,更是在全国范围内的消防部队和危化企业得到成功应用,实现了市场订货的爆发性增长。
结合产业发展规划,公司在开诚智能新建了3条自动化、智能化的特种机器人生产线,在洛阳本部投资建设了集研发、试验和生产为一体的特种机器人产业基地。与此同时,公司还将持续发力,联合各地地方政府,在全国布局中信重工的特种机器人生产基地,满足不断扩大的市场需求。
受连日强降雨影响,7月1日5时30分左右,贵州毕节市大方县理化乡偏坡村金星组发生一起山体滑坡灾害。经初步核实,山体滑坡已造成金星组10户29人被埋。经救援人员10多个小时的紧张救援,截至当日20时30分,已救出18人,其中11人死亡,7人成功获救,仍有12人还在搜救中。为了配合现场救援需要,八达60吨双臂救援机器人昨晚连夜整装,赶赴毕节灾害现场。希望能为灾区的救援工作,发挥应用的作用!
“全球首条PIP生产线投产系列报道”之二
2024-12-29 08:45
2024-11-16 10:25
2024-11-16 10:23
2024-11-02 08:58
2024-09-01 08:07
2022-09-13 10:13
2021-10-12 10:11
2021-08-28 10:40
2021-08-28 10:33
2021-08-28 08: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