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奥运会”——世界机器人大会(WRC2016)日前在京开幕。到底目前机器人研究的水平如何?且让羊铁君带你看看。
今届展会为期5天,来自150多个参展商的机器人项目集体亮相:人工智能、医用机器人、无人驾驶智能车等,涵盖了当前机器人应用的最新技术及行业热点。此外,更举办了世界机器人大赛,500余支参赛团队在多项机器人比赛中一展绝技。观赛之余,别忘了这些有趣新品。
拟人化“人气王”
展品当中,以拟人化、情感化的智能机器人最吸眼球,中国版“Pepper”和中科大研制的机器人“佳佳”则成为当中的“人气王”——前者使用平行机器算法,膝盖灵活,行走时更像人;后者不仅拥有人工智能和语音系统,更在拟人化外观、动作搭配和面部微表情等方面让在场观众无不惊讶。专家指出,目前机器人的智商和情商还处在有限领域;让机器人拥有拟人情感,比拥有“智商”需要花更长时间去攻克。
纳米级“小医生”
科学家曾设想把机器人部署到血液中,并通过控制机器人来进行精准度极高的体内手术。哈工大机器人集团的纳米操作机器人则引起了广泛关注,该机器人具备位置检测传感器,可在极微小尺度下完成传统机器人无法实现的作业,如将原子级别的药物输入细胞,观察其效果,同时大大提升测试的效率。
“六足”搏斗手
美国的“机器大狗”以其负载能力之强而著称,但行走姿态、噪音及漏油等问题一直受诟病。相比之下,上海智能制造研究院展出的六足仿生步行机器人行走更灵巧,负载、越障等能力更强大。将中间两足抬起来变成机械臂,“变身后”的四足机器人还能进行开门、关窗等动作,帮你与小偷搏斗又点话。
医生的好帮手除了纳米机器人,还有“胶囊机器人”。患者只需将一颗“胶囊”随水服下,不到1分钟,“胶囊”即在患者胃里伸出“三头六臂”(发光灯管和探头等),巡视胃部环境并拍照、回传图像,再顺着肠道自然排出体外,全程仅用了一刻钟,让患者不用再忍受传统内镜检查的不适和痛苦,而且操作方便、卫生,减少交叉感染。目前该项技术已在中国应用,但相关的检查还没纳入医保。
2024-12-29 08:45
2024-11-16 10:25
2024-11-16 10:23
2024-11-02 08:58
2024-09-01 08:07
2022-09-13 10:13
2021-10-12 10:11
2021-08-28 10:40
2021-08-28 10:33
2021-08-28 08: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