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AGV资讯 > 正文

用脑电波遥控电视?还能控制机器人

2016-09-09 07:32 性质:转载 作者:50度硅 来源:50度硅
免责声明:中叉网(www.chinaforklift.com)尊重合法版权,反对侵权盗版。(凡是我网所转载之文章,文中所有文字内容和图片视频之知识产权均系原作者和机构所有。文章内容观点,与本网无关。如有需要删除,敬请来电商榷!)
以二进制为核心的数字世界中,是存在着一个个的房间的,这里装着房间主人很私密的东西,每一个房间都配备了门锁和钥匙,它可以是一段密...

  以二进制为核心的数字世界中,是存在着一个个的房间的,这里装着房间主人很私密的东西,每一个房间都配备了门锁和钥匙,它可以是一段密码,一个指纹,或者是一次眼球上的虹膜扫描。通过这些大家经常见到的方式,系统能够快速准确地识别出来主人的身份。但是,是否有人想过这些加密的方式已经落伍?别说密码、指纹,这种电影里经常见到的安全系统,就连人脸识别,黑客都可以通过你的自拍成功实现破解。


  当数字设备越来越高级,人机的交互手段从键盘鼠标升级成为了触控,是不是数字房间的门锁得进行一下升级换代了呢?
  你是否想过,让系统不再凭借密码、指纹、人脸、眼球这些外在的东西作为屏障,而直接利用人的大脑进行加密呢?进一步说,就是系统能够通过读取人们大脑的想法,来成功的识别这个人的身份!
  当我们在进行智力活动的时候,比如是自己构思一个形状,或者是心里默唱着一首歌,其实我们的大脑都会发出相对应的,极其特殊的神经元电子信号。它能特殊到什么地步呢?如果现在有10亿人都在哼相同的一首曲子,这么大的人群中竟然不会出现类似的脑电波!
  其实脑电波早已经被人们熟悉及掌握
  一台脑电图扫描器(EEG),将非侵入性的电极贴在头皮上,就能够捕捉和记录下来这些看不见,摸不着的脑波信号。而极具个人性特征的脑波信号,不正是可以成为身份确认的一道门槛吗?从而彻底地取代密码的功能?
  现在的工程师在过去的十年时间一直在琢磨研发着这样一套设备,有些人自己拿出来的作品甚至宣城已经达到了100%的精确度。先不管他们所言是否为真,他们这些产品的一个共通特点就是将小小的电极贴片要么贴在人的前额,要么是非常夸张地布满整个头皮。
  研发人员费劲了心思,甚至还开发出来了一款入耳式的EEG传感器。有了这样一个设备,系统就能够读取脑波来控制一台电脑,又或者实时地监控睡眠情况。
  但是就算有了这样的设计作品,它还是没有真正成为一个理想的「念头读取器」。
  而就在最近,这样看似冰封的局面有了一点点的松动。在加利福尼亚大学,John Chuang 和其同事研发出来了一种设备,它小到可以直接放入到人们平日听歌的耳塞里面。
  Chuang的研发团队开发出来的这款设备,使用的消费级单一电极EEG头戴设备,又名「NeuroSky Mindwave」,它在网上的对外售价是100美金。这个电极贴片本来最初的设想是贴在人的前额上的,后来,研发团队将其进行了改良,使得它能直接置于耳朵里,然后进行测试,看它是否真的能够有效的读取人脑电波。
  最开始进行的测试就显示出来探测精准度惊人的高。12名志愿者每个人都被要求进行两组意念活动,设备识别每个人准确身份的正确率达到了70%到80%。这样的结果使得人们相信,在经过进一步的研发之后,整合到耳塞里的单一电极可以成为验证人们身份的有效手段,彻底释放了你的双手。
  而在此之前,Chuang的团队将NeuroSky电极贴片放到了人的前额上,准确率已经超过了99%,他们早就知道这样的设备能起作用,他们唯一关心的就是如何让这个「念头捕捉器」能足够的小,能够放到人身体上最适合的位置上。
  但这并不是说这项技术已经成熟到可以推向市场了。它还存在另外一个急需攻克的难题。虽说每个人的脑电波都不一样,都极具个人特点,但是它并不是稳定的。如果一个人在心境平和的时候想一件事,然后在运动完之后想同样这一件事,前后的脑电波竟然也是不同的。事实上,研究人员发现压力、酒精、咖啡因、药物、心理疲劳度等等因素都会给脑电波带来影响。
  除此之外,用脑电波控制电视及电脑的技术也已经浮出水面


  用意念来换台,这听起来就有点儿像是玄学了。但是BBC电视台一直以来都是测试一款新的头戴设备。它能将人的大脑思维活动转化成明确的指令。最初的原型产品,一旦佩戴上之后,用户就可以打开BBC所特别研发的iPlayer,并且单凭意念来选择看哪个电视剧。
  研发这款设备的公司This Place来自于伦敦东部的肖尔迪奇。产品配有两个个很小的感测器:一个专门防止在用户的前额上,一个专门贴在耳朵根部。由此,探测器能够非常准确地探知大脑的电波信号。并且,探测器还跟手机App相连,两者一起来监测用户的注意力程度。屏幕上会有一个电波柱状图,它实时变换,显示出来你每时每刻不同的脑电波强度。
  用脑电波换电视频道还不算什么,这小伙儿已经开始控制机器人了!
  这个小伙儿的名字叫做Chip Audette,他自己亲手打造出来一台完全靠「意念」来控制的机器人,更值得一提的是,你别觉得这产品造价有多贵。他只花了不到500美金,自制了一个特别的机器,写了一段特别定制的软件代码,然后将这个机器跟笔记本相连,大功告成!
  能够读取脑电波的这个硬件叫做OpenBCI。如今基本的研发已经宣告结束,你可以想象一下用意念控制的机器会给这个世界带来怎样的惊喜与期待。
  正因为有了OpenBCI这样的设备,BrainWriter这个产品才能在此基础之上被开发出来。那些身患残疾,行动不便的病人们,可以利用自己的脑电波来创作艺术。而湾区的一些认知学专家更是有着天马行空的设想,他们要将每个人的脑电波传到互联网上,准确的说,是传到云端!
  这个项目的开发人员之一Pierre Karaschuk表示:「想象一下,如果我们把一群人放在一个房间,让他们都将自己的EEG(脑电波扫描)数据传到云端,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用脑电波来实现全新的人机交互方式,标志着人类世界和数字世界进一步的融合。上述技术进步所露出的种种端倪,足以让我们对这样的未来产生无限的期待。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拒绝广告

相关资讯

  • AiTEN丨西班牙冷库行业新突破
    近日,西班牙某冷库通过引入AiTEN海豚之星AE1516及调度系统,成功实现了从传统到智能的华丽转身。项目背景1.仓库中限位块不可拆卸,对自动化设备对接构成挑战,...

    2024-12-29 08:45

  • 卓一智能叉车在CeMAT ASIA (2024)展示物流领域的先锋力量
    2024年11月5-8日,全球瞩目的亚洲国际物流技术与运输系统展览会(CeMAT ASIA 2024)如期在上海举办。作为智能仓储和物流领域的标杆性展会,吸引了来自全球的行...

    2024-11-16 10:25

  • 镭神智能激光雷达全场景系统解决方案赋能低空经济新时代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低空经济已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新引擎。从无人机导航与避障、低空空域管理,到无人机测绘、物流与配送,再到低空安防与监测、灾害应急与救援...

    2024-11-16 10:23

  • 饮料巨头多次复购,只为这款智能仓
    1996年,一家从事饮用水生产与销售的企业在杭州成立,经多年发展,该企业在茶饮料、功能饮料及果汁饮料的市场份额均实现国内领跑。在抚松、河源项目中,企业为实...

    2024-11-02 08:58

  • 算法进阶 | 深度学习驱动低速无人驾驶红绿灯识别算法
    红绿灯的识别是无人驾驶车辆安全行驶的关键技术之一,它涉及到在视觉图像中定位信号灯的位置和判断其颜色状态。传统的信号灯检测方法依赖于颜色和形状等基础特征...

    2024-09-01 08:07

  • AMR,仓库工人的新朋友
    (作者Ron May是美国卢卡斯系统公司(Lucas Systems)的创始成员和高级解决方案顾问,该公司是为仓库经理和现场工人提供智能软件的供应商。)如果有机器人相伴,...

    2022-09-13 10:13

  • 再获殊荣!迈睿潜伏系列AMR荣获OFweek 年度奖
    近日,迈睿机器人潜伏系列AMR,在由高科技行业门户OFweek维科网主办的2021年“中国工业自动化及数字化行业”年度评选中,荣获“年度优秀产品奖”!OFweek 是什...

    2021-10-12 10:11

  • 科钛新款RPL极速物流搬运机器人来袭
    AGV诞生的一个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能够安全高效的完成一些重复性的工作。更安全,更高效一直是机器人不断升级换代的一个目标,这也是我们科钛的目标。经过多年的研...

    2021-08-28 10:40

  • 行稳致远 进而有为|宇锋智能助力纺织行业智能化升级
    纺织行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印染布转运劳动强度大,人工成本及库存成本高,加快自动化、信息化和智能化生产体系的建设,势在必行。某纺织生产企业引入宇锋智能...

    2021-08-28 10:33

  • 工博会延期,劢微与您相约12月1日-5日
    关心劢微及工博会的朋友们:大家好!接工博会主办方正式通知,原定于2021年9月14日-18日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举办的第23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将延期至2021年12...

    2021-08-28 08:54

热点资讯

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扫码看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