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国电源学会教授朱春波
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国电源学会教授朱春波先生在大会上做“电动车辆的电源系统与新能源电池技术及发展趋势”,朱教授从动力电池技术、电池管理技术、梯次利用技术和无线充电技术等四方面详细讲解了电动车辆电源系统与新能源电池的技术,并分享了未来的几年的发展趋势。朱教授表示:“虽然镍钛电池、锂电池、氢燃料电池在我国为共同起步,镍钛、氢燃料电池由于种种原因未发展起来,而由于锂电的不稳定,价格高昂,目前国内市场主要还是以磷酸铁锂为主,锂电较少应用于电动车辆中。”他表明最好的电动汽车是原来的有轨电车和无轨电车,随着城市建设的需要,这类电动汽车逐步退出历史舞台。并强调人类真正的电动汽车梦想是无线供电的公路,静态无线充电技术已解决,正在研究路面以下的动态供电技术,动态无线供电技术一旦解决,意味着电动汽车的普及量达到80%以上。
哈尔滨工业大学兼哈工大—凡己科技联合研发中心教授杨贵杰
哈尔滨工业大学兼哈工大—凡己科技联合研发中心教授杨贵杰详细讲解了“电动车辆的电机和电控系统新技术”。杨教授围绕着“电动车分类及应用特点、电动车用驱动电机及应用分析、电动车用电控系统关键技术、电动车用电机及驱动控制系统新技术”四个方面进行深入演讲。电动车作为新能源技术的代表,具有污染小、噪音低,节能环保的诸多优点,得到广泛关注和重视,并在国民经济中占重要位置,电动车动力系统采用电池、电机、电控系统等组件,驱动电机、电控系统及电池成为电动车研发的三个关键技术,满足电动车需求的电机为直流电动机、三相交流感应电动机、三相交流永磁同步电动机和开关磁阻电动机,而性能优异的为三相交流感应电动机和三相交流永磁同步电动机。同时,电控系统是电动车核心部件之一,包括车载信息显示、电池能源管理、整车控制和电机控制器,电机控制器是电控系统的核心,关键技术包括:先进电机控制技术、集成电机控制芯片和高可靠功率驱动单元。
清华大学、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教授张新钰
清华大学、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教授张新钰先生在研讨会上为大家带来了“智能驾驶关键技术”的详细讲解,使人们对智能驾驶技术的了解更进一步。张教授表示:“引入人类生活130年的汽车,车辆动力学性质已经相当完善,其人机工程学的巨大成功导致纵向控制和横向控制的解耦,为轮式机器人的自主驾驶和双驾双控奠定了基础,人与车的关系类似骑士与马的关系,人一定要能合理干预智能车,人机界面要友好,双驾双控势在必行。利用包括智能车传感器在内的大数据,可优化交通基础资源,实时监控交通设施,提供高效的信息服务,即时处置交通事故,缓解交通拥堵,有效建立车联网和物联网。预计到2025年,自主无人驾驶将达70%左右。”
2025-04-28 14:41
2025-04-27 18:25
2025-04-27 18:18
2025-04-24 13:29
2025-04-21 08:38
2025-04-20 07:42
2025-04-19 09:16
2025-04-18 09:06
2025-04-18 09:06
2025-04-16 1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