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发展浪潮中,新一代信息技术在智能化生产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制造设备没有预先分析、出错处理的功能,生产线无序的运行,这样每天都会造成巨大的成本浪费,然而,这些不必要的损耗在信息化时代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3月10日,由OFweek高科技行业门户主办、OFweek工控网承办的“OFweek 2016中国工业互联网技术及应用研讨会”在中国进出品商品交易会展馆(琶州展馆)5.2号馆会议室隆重召开。会议邀请了来自罗克韦尔、宜科、皮尔磁、思科、IBM等知名企业的专家以及华南理工教授李远清和OFweek行业研究中心的高级分析师严胜辉等,围绕着如何搭建工业互联网,怎样用大数据技术对制造过程进行分析,如何实现智能化生产提高效率等话题进行了深入交流和探讨。
工业互联网是实现制造业信息化的基本过程,通过一张网络把人、机器和数据连接起来,把生产线上所有设备都接到互联网中,这样就可以让生产线数据透明化,生产管理者通过这些数据分析并作出最明智决策。互联网技术在自动化生产中越来越重要,从现场总线到工业以太网,再到云计算技术,自动化行业正在不断研究传统自动化与信息技术的融合技术,以下是演讲嘉宾的精彩发言。
意念控制作为一种创新的控制方式,它通过脑波来连接设备实现控制,提升了设备控制的效率和灵活性。会上,来自华南理工大学自动化科学与工程学院的李远清教授和大家分享了脑机交互方面的技术和具体的应用方向。
脑机交互不仅能用于轮椅,还可以用于家电、游戏机等,甚至是汽车和机械设备。例如,人类要控制电视音量大小,只要通过“想”,就实现音量的调节,对家电产品进行开关等;此外,脑机交互技术能利用脑电波实现文字输入、大脑与计算机连接,实现人机信息交互,彻底省去了传统输入的繁锁。
李远清是华南理工大学自动化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近年来致力于信息科学与脑科学的交叉、脑机接口与脑信息处理方面的研究,并取得杰出的成果。
以物联网为基础的新一代信息化技术正在各科技大国风起云涌,并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德国提出了“工业4.0”战略,美国提出了“工业互联网”,而中国推出了“中国制造2025”极力推动“互联网+制造”的发展,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是新时代的趋势。IBM大中华区认知物联网事业部技术总监林旭光带来了《从创新,大数据分析到认知智能之路》的精彩演讲。
2024-12-29 08:45
2024-11-16 10:25
2024-11-16 10:23
2024-11-02 08:58
2024-09-01 08:07
2022-09-13 10:13
2021-10-12 10:11
2021-08-28 10:40
2021-08-28 10:33
2021-08-28 08: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