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电池企业货款状况改善 电池材料供应现紧张局面
2015年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进入快速成长期。1-9月,新能源商用车销量同比增长约800%,新能源乘用车增长300%。据了解,60%的新能源商用车使用我国生产的动力电池。
受益于新能源整车销量增长的拉动,动力电池出现供不应求的情况。这也使得动力电池生产企业的生存状况发生了很大的改善。行业人士告诉记者,2015年作为动力电池产业爆发的一年,今年动力电池的付款方式有了很大改观。“之前月结30天,月结60天的情况,今年大部分改为现付30%的现金,发货前再付60%的余款。”付款方式的改变,缓解了动力电池生产企业的资金压力。
对动力电池需求的增加,加大了对电池材料的需求。但是目前锂离子动力电池材料在供应方面也出现紧张的局面,一些材料生产商趁机上调价格。
天津斯特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积刚表示,对动力电池的需求继续增加,锂盐厂家虽然想加大产量,但由于天气逐渐转冷,矿石的开采基本停滞,锂盐的供给问题很可能延续到明年二季度才有希望得到缓解,“这也就意味着,在未来三四个月的时间里,锂盐价格的上行通道将持续,更重要的是,材料企业可能出现有钱都买不到货物的现象。”
动力电池比能量与安全性难兼得 电池安全面临挑战
2015年1-9月,中国新能源汽车累计生产15.62万辆,其中纯电动车增长速度非常快。不过,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不能光看规模,更应看重推动这一产业持续发展的关键要素之动力电池技术。
事实上,中国电动汽车动力电池技术的产业基础整体不错。从科技部电动汽车重点专项起步开始推动动力电池的研发,当时主要是镍氢电池和锰酸锂电池,到后来磷酸铁锂电池支撑着电动汽车的发展,如今业内研发重点又转向了三元锂电池。
在全国政协常委、国家“863”计划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重大项目总体专家组组长、清华大学教授、“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执行副理事长欧阳明高看来,今年三元锂电池的比能量预计将达到180Wh/kg。
随着下游应用要求的提高及技术的进步,锂电池比能量将逐步上升,美国能源部预计今后5-10年,也即是到2025年,单体到达大约350-400 Wh/kg左右;真正到系统,可能在250Wh/kg。而这,也将是锂电池所能达到的性能极限。
根据国外的趋势,中国2020年高比能量电池目标也是要达到300Wh/kg,寿命1500次,系统比能量大约210Wh/kg(比现在约提高1倍)。在迈向高比能量锂电池的过程中,动力电池比能量提高,续驶里程上升,且成本有所下降,届时电动汽车将可以与燃油车竞争。
当一切朝着所有人的预期方向发展时,有一点却必须引起高度重视:经预测判断,未来几年动力电池比能量的确会逐步上升,但安全性并没有随之提升。
深谙技术的人想必都清楚,动力电池比能量越高,安全性面临的挑战越大。而一旦动力电池缺乏安全性,一切研究都将变得毫无意义。所以,在业内致力于提高动力电池比能量的同时,务必将安全性列为重点研究对象。
幸好不少动力电池与整车企业已开始意识到这一问题。
在今年11月20-21日即将举行的2015广州国际电动汽车产业高峰论坛上,欧阳明高等业内权威专家,比亚迪、广汽集团、北汽新能源、宇通客车、上汽集团等国内领先新能源车企,宁德时代新能源(CATL)、中航锂电等国内第一梯队动力电池企业,将共聚一堂商议新能源汽车产业各个环节的“突围”之策。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动力电池安全性是上述会议的重要议题之一。一直在动力电池产品上注重安全性且产品经过实践考验的CATL将在会议上与业内分享“决定动力电池系统性安全风险的若干因素”,将有益于推动整个行业重视动力电池安全性。
事实上,动力电池安全性问题概括起来叫“热失控”,也就是到达一定的温度之后,就不可控了,温度直线上升,然后就会燃烧爆炸。而过热、过充、内短路、碰撞等是引发动力电池热失控的几个关键因素。
2025-08-08 14:26
2025-08-08 09:53
2025-08-05 15:10
2025-08-05 15:08
2025-08-05 15:01
2025-08-05 14:52
2025-08-05 14:50
2025-08-05 09:16
2025-08-05 08:47
2025-08-05 08: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