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认为,在机械化水平相对较低的背景下,没有核心技术的小微型制造业企业,凭借低劳动力成本和扁平管理的优势,其产品有一定的价格优势。而大量机械设备的使用,使小微企业仅有的价格优势不复存在。
“从积极的意义上讲,这将有助于提高我国制造业的产业集中度,提升部分大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最终推动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范志勇说。
面对机械化的提速,姚同欣认为,小微型制造企业要么一次性增加设备的投入来提高效率,要么就通过改进设计、工艺等途径打造特色品牌,培育产品的非价格竞争优势。
专业技术人才需求将增加,新兴产业和服务业将吸纳更多就业人员
机械化提速时代的来临,无疑还将对就业格局带来巨大冲击。机器来了,人往哪儿去?
范志勇认为,机械化水平的快速提升,就业结构会发生重大调整,但不会带来大规模失业。“机械化并不代表不需要工人,而只是对工人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真正的技术工人需求量还会进一步增加。”他说。
知名招聘网站一览英才网副总裁冷明认为,工业流水线上的工作逐渐被机械甚至机器人替代,产业操作工人的岗位将急剧减少,但机器运转过程中需要维护和保养,这样的专业技术人才需求会提升。
“今后一个显著的变化是,手工制作的工业品将成为工艺品,会与工业品明显区分开来。”冷明说。
范志勇认为,在产业结构的调整中,新的产业还会出现。装备制造业、IT行业等新兴产业,都将吸纳新的就业人员。
冷明指出,服务业的特点决定了它离不开活生生的人的服务,服务业将成为就业需求量最大的领域,2.8亿农民工的工作转型方向主要也在现代服务业。“此外,农业机械化将导致农村劳动力的需求急速下降,但农业现代化进程中,需要更多能够规模化运作的素质全面的现代农业技术人才。”他说,“面对就业格局的重大调整,政府应该在应用型技能培训方面给予更多的政策支持,促进劳动力跟上产业转型的步伐。”
机械化提速将为装备制造业带来利好,我国应重视智能高端装备制造业
范志勇认为,机械化、信息化提速还将助推装备制造业和IT等行业的发展,我国要抓住这一难得的机遇。
在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下,我国装备制造业同样迎来了快速发展期。然而,姚同欣认为,目前我国装备制造业还存在很多问题:自主创新薄弱,高端装备依赖进口;关键零部件发展滞后,主机面临“空壳化”危机;现代制造服务业的发展滞后,价值链高端缺位。
数据显示,目前国内的装备制造业中,90%的高档数控机床、95%的高档数控系统、机器人依赖进口,工厂自动控制系统、科学仪器和精密测量仪器对外依存度达70%。
“不要以为装备制造业是重工业,就一定是‘傻大笨粗’。应对机械化提速,我国要把智能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放在更突出的位置,服务好工业化和信息化的需要。”姚同欣说。
(来源:人民日报)
2021-10-26 08:46
2021-09-25 08:59
2021-08-31 16:26
2021-08-27 10:03
2021-08-26 13:38
2021-08-23 08:52
2021-08-20 08:55
2021-08-14 14:25
2021-08-09 09:12
2021-08-05 0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