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农业领域的机械化也是异军突起。地处江汉平原的湖北省石首,眼下正是中稻插秧之际,水稻田里却很少见到农民耕作的身影。农民刘光武告诉记者,如今水稻田的耕作从插秧到收割都已实现了机器作业,只有喷洒农药需要人工操作,现在种水稻的工作量大概只有原来的1/3了。
用工成本上升和“招工难”倒逼企业青睐机器
“机器取代人,一方面是因为装备制造业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提供了硬件支撑;另一方面,更直接的原因是,用工成本的大幅上涨,使用机器比使用人工效率更高、成本更低。”北京大学中国战略研究中心副主任姚同欣说。
湘鄂情公司负责人表示,目前聘请一位厨师一年的花费需要二三十万元,而购买一台烹饪机器人的成本仅十几万元,此后运行的费用很低。
蒋震林认为,公司购置设备和进行技改,虽然一次性投入较大,但此后运行效率大大提高,也省去了招工难、用工贵的烦恼。
姚同欣认为,近年,我国各行业的机械化水平确实在全面提速,机器取代简单劳动的趋势已经较为明朗。
姚同欣指出,在日本等国家工业化的过程中,随着劳动力成本的提升和用工的短缺,也经历了从手工操作到全面机械化的过程。这也是日本包括机器人制造在内的装备制造业较为发达的原因。
机械化提速使部分劳动密集型行业转变为资本密集型行业,小微型制造企业生存难度加剧
机械化提速的时代,将给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带来什么影响呢?
姚同欣认为,在劳动力成本上涨的背景下,用机器取代人工,这是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表现和必然趋势,有助于提升我国制造业的效率和国际竞争力。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范志勇认为,机械化提速将对我国经济结构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机械化将会使许多传统制造业,甚至农业和部分服务行业,从劳动密集型行业逐步转变为资本密集型行业。
“在这个转变过程中,有一点值得关注,大中型企业凭借强大的资金实力,大量使用高端机械设备,能够产生较好的规模效应,而小微企业会处于相对劣势。”范志勇说,“目前小微企业的生存困境与机械化、信息化这一发展阶段有一定的关系。”
2021-10-26 08:46
2021-09-25 08:59
2021-08-31 16:26
2021-08-27 10:03
2021-08-26 13:38
2021-08-23 08:52
2021-08-20 08:55
2021-08-14 14:25
2021-08-09 09:12
2021-08-05 0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