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行业动态 > 正文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强化科技创新引领作用

2016-04-26 06:22 性质:转载 作者:经济日报 来源:经济日报
免责声明:中叉网(www.chinaforklift.com)尊重合法版权,反对侵权盗版。(凡是我网所转载之文章,文中所有文字内容和图片视频之知识产权均系原作者和机构所有。文章内容观点,与本网无关。如有需要删除,敬请来电商榷!)

  一是建设服务实体经济的创业孵化体系。推进众创空间向专业化、细分化方向发展,形成以龙头骨干企业为核心、高校院所积极参与、辐射带动中小微企业成长发展的产业创新生态。发展融合科技示范、技术集成、融资孵化、创新创业、平台服务为一体的“星创天地”,营造专业化、社会化、便捷化的农村科技创业服务环境。完善创业孵化服务链条,充分发挥大学科技园、科技企业孵化器在大学生创业中的载体作用。

  二是健全支持科技创新创业的金融体系。发挥金融创新对创新创业的重要助推作用,大力发展创业投资和多层次资本市场,支持创新创业企业进入资本市场融资。完善科技和金融结合机制,深化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试点,建立从实验研究、中试到生产的全过程、多元化和差异性的科技创新融资模式,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参与产学研合作创新。

  三是全面提升面向创新创业的科技服务能力。围绕创新链完善服务链,大力发展专业科技服务和综合科技服务。重点发展研究开发、技术转移、检验检测认证、创业孵化、知识产权、科技咨询等业态,建立统一开放的技术交易市场体系,构建创新创业公共服务网络,加大信息开放和共享力度。

  问: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突出强调了打造区域创新高地,具体有哪些举措?

  答:区域创新是国家创新发展的重要基石和有力支撑。“十三五”时期,重点围绕推动地方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深入落实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充分发挥地方在区域创新中的主体作用,优化发展布局,改革体制机制,集成优势创新资源,着力打造一批区域创新高地,引领带动区域创新水平整体跃升。

  一是支持北京、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支持北京发挥高水平大学和科研机构、高端科研成果、高层次人才密集的优势,建设强大引领作用的全国科技创新中心。支持上海发挥科技、资本、市场等资源优势和国际化程度高的开放优势,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通过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优化创新的体制机制和环境,聚集世界级研究机构、创新团队和各类高端创新资源,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在部分领域成为世界创新的引领者。

  二是推动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高新区创新发展。按照“东转西进”的原则,进一步优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高新区的建设布局,依托国家高新区,在东中西部具备条件的地方再建设一批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发挥其在创新发展中的引领示范和辐射带动作用。国家高新区围绕做实做好“高”和“新”的两篇文章,加大体制机制改革和政策先行先试力度,促进科技、人才、政策等要素的优化配置,完善从技术研发、技术转移、企业孵化到产业集聚的创新服务和产业培育体系。

  三是建设带动性强的创新型省市和区域创新中心。加快推进创新型省市建设,推动东中西和东北地区一批省份率先进入创新型省份行列,形成一批具有全国乃至全球影响力的区域创新中心、科学技术重要发源地和新兴产业策源地。打造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推动长江经济带创新发展,加速珠三角科技创新一体化进程。

  四是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紧紧围绕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的总体部署,在部分地区深入开展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的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推动形成若干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的区域性改革创新平台。在对8个试点区域改革试验总结评估的基础上,形成可复制的重大改革举措,向全国推广示范。

  问:近年来我国在科技体制改革上取得重要突破,“十三五”期间如何继续深化改革,进一步健全激励创新的体制机制?

  答:“十三五”时期,我们将紧紧围绕促进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统筹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决策部署,加强重点改革措施实施力度,强化科技体制改革与其他领域改革的协同,全面提升创新治理能力和水平。

  一是健全政府科技创新治理机制。明确科技创新领域政府和市场的定位,推动政府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营造有利于创新创业的市场和社会环境。完善国家科技咨询决策机制,构建高水平国家科技创新智库体系。继续深化中央财政科技资金管理改革,按照新五大板块全面完成计划优化整合,建立计划项目形成新机制和重大任务组织新模式。

  二是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深入实施国家技术创新工程,加强创新型企业建设,加快培育世界级创新领军企业,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健康发展。依托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建设一批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改革完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形成和运行机制,按照自愿原则和市场机制,深化产学研、上中下游、大中小企业的紧密合作。

  三是建立高效研发组织体系。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增强原始创新能力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推进科研院所分类改革,建立健全现代科研院所制度,加快建设有特色高水平科研院所。支持扩大高校和科研院所自主权。发展面向市场的新型研发机构,围绕区域性、行业性重大技术需求,形成跨区域跨行业的研发和服务网络。

  四是完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机制。全面贯彻落实《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实施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行动,加快制定和落实相关配套制度措施,强化技术转移机制建设,加强科技成果权益管理改革,强化科技成果转化市场化服务,健全省、市、县三级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网络。

  五是健全军民深度融合创新机制。贯彻落实军民融合发展战略的部署要求,大力推进军民融合科技创新,推动军民科技资源共享、军民两用技术研发和转移转化,构建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军民科技创新深度融合新格局。

12下一页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拒绝广告

相关资讯

  • 如何最大限度缩短工程设计时间以提高物料搬运机柜设计效率
    随着生产力需求的提高和技术的进步,配送中心和仓库正变得异常复杂。整个设施内有成千上万个传感器、传送带、电机和控制装置,它们都对运营做出了贡献,其中每一个都需要进行设计和管理。自动化和...

    2024-01-04 09:12

  • 国际机器人联合会 全球服务机器人销量增长48%
    移动工业机器人全球专业服务机器人的数量增长了 48%,已售出 158,000 台。人员短缺促使许多公司使用服务机器人实现自动化。"服务机器人产业发展迅速。"国际机器人联合会(IFR)主席玛丽娜-比尔...

    2024-01-04 09:05

  • 工业元宇宙和数字孪生重塑制造业
    英伟达™(NVIDIA®)公司的路德维格-冯-雷切(Ludwig von Reiche)揭示了工业元宇宙和先进的数字孪生如何彻底改变制造流程并提高效率。随着人工智能不断占据新闻头条,人们可能会忘记元宇宙。但...

    2024-01-04 09:00

  • Top 10:2023年最大创新
    《technologymagazine》杂志重点介绍了 2023 年科技界十大创新从量子计算的突破到人工智能大语言模型的进步,科技杂志重点介绍了 2023 年十大技术创新2023 年,一系列突破性创新极大地改变了...

    2024-01-04 08:56

  • 本周工业车辆行业热点回顾(2023.12.24-12.30)
    迷茫焦虑找不到人生方向时,只要学会摈弃外界的干扰和噪音,专心认真做自己热爱和想做的事情,随之而来也许是巨大的回报。工作一周了,欢迎大家一起关注工业车辆...

    2024-01-02 09:15

  • 2023年全球工业车辆行业十大新闻
    中国叉车网(www.chinaforklift.com)在即将送走2023年之际发布全球工业车辆行业10个国际重要事件,仅供参考。筛选标准和前提为:一、新闻事件发生在2023年;二...

    2023-12-28 09:49

  • 自动系统教用户何时与人工智能助手合作
    人工智能模型能从图像中找出规律,其效果往往比人眼更好,但并不总是如此。如果放射科医生使用人工智能模型来帮助她判断病人的 X 光片是否显示出肺炎的迹象,那么她什么时候应该相信模型的建议,...

    2023-12-26 09:01

  • 中国科学家研究数字孪生系统可加强人机协作产品装配
    机器人系统已被引入许多现实世界的环境中,包括一些工业和制造设施。在这些设施中,机器人可以协助人类装配线和仓库工人,高精度地装配产品的某些部件,然后将其交给负责执行其他操作的人类代理。...

    2023-12-26 08:57

  • 如何减少仓库事故发生?
    工作场所的安全是我们的重中之重,也是企业取得持续成功的先决条件。根据欧盟统计局的一项研究,2020 年因机器、工具、运输工具或搬运设备失控而造成的致命和非致命事故数量最多。在这这篇文章中...

    2023-12-25 09:54

  • 盘点2023年中国工业车辆企业推出的部分新产品(二)
    技术创新是行业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它不仅对企业自身有益,也能推动整个行业的进步和发展。通过技术创新,可提高竞争力、创造差异化、探索新市场机会、提升效率...

    2023-12-25 09:41

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扫码看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