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德国人曾和我讲,2008年以前德国人非常害怕中国,觉得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确发展非常迅速,也经受住了金融危机的考验,但是2008年之后,德国人再也不怕中国了,认为中国没有工程师文化,一味追逐上市、追求市值,经济繁华背后有很多泡沫。”中国经济发展现状中表现出来的问题也让何金辉深有同感。“近几年我发现中国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不是越来越小,相反是越来越大。”何金辉表示,当前中国依然从事着低水平、重复性地生产,资源严重浪费。“中国目前尚未形成一个垄断的制造业发展格局。”他说,当下中国制造业发展现状堪忧,大打价格战,价格市场一片混乱,根本没有足够的价值空间来提升科技和创新水平,“中国人反应很迅速,但是创新能力远远不够。”何金辉目前正在与其他志同道合的制造业公司一起,希望用合伙人制度打造一个垄断的制造业发展格局。“垄断不是为了赚钱,而是希望更好地发展制造业。”他说,希望通过垄断,实现产品无相对过剩的浪费,可以实现控制产品的生产和供应量。“彼此间不打价格战,控制定价权,使得有充足资金投入到技术革新。”据悉,目前何金辉正在着手发展安吉阿母工业设备有限公司,该平台致力于打造可信透明的一站式供应服务平台,目标希望覆盖全国500个区域。目前已经有100个区域,集中在东部沿海城市,“我们的口号是‘因为梦想,所以改变’,希望能够真正改变中国制造业发展的现状。”据何金辉介绍,阿母工业是由美国风投GCP与浙江中力联合全国产品供应商和销售代理商共同成立的一站式MRO(非生产性物质采购,也指维修及作业耗材)电子商务平台。“为物流及中小制造业提供高品质、低成本、好服务的物流仓储设备、作业安全产品和工业易耗品。”
珠璧联辉,方得始终
何金辉至今难忘初到学校的心情。“当时整天挂着个校徽去峨眉县城到处转,那时考上大学感到特别光荣哦!”何金辉动情地分享着他当年满满的自豪感,言语间不时能够感受到他自然而然由内而外流露出来的喜悦感和幸福感。因为来自农村,家庭并不富裕。但是在学校领到国家二等助学金让何金辉感恩不已。“那时候每个月发17.5元,大概每天花费5毛就能过上不错的日子。”何金辉表示,每当和自己的女儿分享他当年的经历的时候,女儿都一脸茫然,根本无法想象那时的艰苦。“特别感恩母校,也希望凭借自己的能力尽量回馈母校。”据悉,何金辉从2004年开始就在西南交大机械工程学院设立中力奖(助)学金,并于2004年至今资助“中力超越杯”机械产品创新设计大赛。
在何金辉心里,母校也有太多的故事让他回味。“在大学时代当生活委员期间,我要给全班同学发放饭票,第一次去女生宿舍时脸都红了,太难为情了”,何金辉在说到这个让他倍感难忘的经历时,我们能看到他的脸依旧微微发红,将江浙一带淳朴的民风和工科大学生的忠厚老实表现得淋漓极致。而记忆中最开心的事情,莫过于每周五放学后去图书馆看小说,周六白天体育运动,晚上去名山电影院看露天电影。“每个人搬上一个小马扎,分上一份瓜子,边嗑瓜子边看电影,别提有多兴奋了。”提及此处,他爽朗地大笑起来。而每逢女排世锦赛的时候,他就会和同学们一起在阶梯教室看女排比赛。“大家的集体荣誉感特别强,都为女排加油!”诸如研究生阶段用脸盆煮火锅,《有限元分析》利用算法跑程序、反复验证结果正确性等小故事何金辉脱口而出。心里默想,只有热爱生活,关心点滴的人才会在知天命的年龄尚且能保有如此童真吧?
西南交大机械工程学院教授刘锡彭是何金辉的研究生导师,一路走来,何金辉非常认可刘锡彭当年对他们说的话:人一辈子要工作40多年,但是专业学习才7年,用7年的学习时间来满足未来40多年的工作需要,一个最重要最核心的就是要养成正确的学习方法。何金辉说,不管功课重要与否,他都会好好学习,希望从中能学习到正确的学习方法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我认为情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对人的发展而言最为重要。”他表示,情商能指导人如何发挥团队的力量,而解决问题的方法则能够让人快速科学地解决实际难题。何金辉依旧以数学和力学为例,认为工作和数学解题一样,解题只要找到关键一步,问题就能迎刃而解。“工作也一样,也会碰到各种症结,如果其中一环没有解决,就无法推动后面的工序。”工作中同样有受力分析,即一定要找准目标,“认定一个目标,才能有方向感。”
明年西南交大120周年校庆,何金辉希望母校在校庆中能够传承唐山老交大的优良传统,并表示一个人一定要有家国意识,要热爱自己的母校,用实际行动来助力母校发展。何金辉讲到,他自己的女儿以及公司很多员工都是美国西北大学毕业生,他发现但凡从西北大学毕业的员工都会关注自己母校的球队,并会定期购买校服回母校参加各种活动。“这样的学校很有归属感。”而何金辉本人也为交大校庆献上了100万大礼,用于助力孙翔教育基金,之所以捐赠孙翔教育基金,源于他研究生阶段对于孙翔校长的崇敬和爱戴之情。何金辉回忆说,以前读研的时候,宿舍同一层楼有孙翔的研究生,孙翔和研究生讨论问题一直到深夜,然后就会不挑剔地睡在学生宿舍。孙翔生病时也是自己骑自行车去看病,丝毫没有“学官”的架子。“孙校长很亲民,非常关爱学生,我们都特别尊敬他。”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短短一个小时的专访,何金辉校友谦逊儒雅、文质彬彬的人物形象跃然纸上,积极进取、不懈拼搏的人生历程让人印象深刻,而热爱母校、关心母校的良苦用心则更是让人肃然起敬。也许化用郁达夫的一句名言,更能表现出何金辉校友对于母校的爱:我对母校的迷恋穿梭在这广袤的夜空,母校的梦如轻纱,缓缓掠过我满布皱纹的额头。体温隔着房间相互交融,母校在均匀地呼吸,我在寂静中劳作。爱母校,这就是幸福。
2025-05-19 14:39
2025-05-19 14:38
2025-05-19 14:36
2025-05-18 16:05
2025-05-18 15:58
2025-05-18 15:56
2025-05-18 15:55
2025-05-18 15:54
2025-05-18 15:41
2025-05-18 15: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