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雨后的成都,较平日更觉寒冷些。下了校车,在晚风吹拂下,冷不丁打个激灵。“人啊,一定要有个归属感。大学对人的塑造贯穿人的一生。我啊,有机会一定还会常回母校看看。”下午专访西南交大杰出校友浙江中力机械有限公司总经理何金辉时,他这一句看似漫不经心的话一直回响在我的耳际。又是一阵风拂面而来,抬头一看,银杏叶从树枝缓缓飘落,似一把把银色的小伞,倏地散落在银杏树四周。是啊,叶落秋冬,落叶归根,世间万物尚且对根有着深厚的情谊,人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披沙简金,不忘初衷
1981年的夏天,在别人看来,似乎与以往并无二致。然而对于当年的诸暨小伙何金辉而言,却是一个改变他命运和轨迹的季节。那年高考结束之后,按以往惯例,何金辉去了县城医院体检。“医院那边挂着各地高校的招生信息,我一眼就看到了西南交大。”回忆起当年报考西南交大的场景时,似乎在何金辉眼前,再次浮现出了昔时的招生简章,两眼分明格外有神。原来,在何金辉心中一直装有一个交通和铁路的宏梦。“那时在农村,信息不发达,也不知道西南交大在哪。”何金辉笑着说道,冲着对交通和铁路的向往,他毅然决然地选择报考西南交大。可是不想,第一次从浙江诸暨的家里坐火车到远在西蜀的西南交大,他就这么一直站着辗转贵阳抵达峨眉。“火车上连下脚的地方都没有,站了足足50多个小时哩。”说起当年的心酸往事,何金辉似有所感慨。略沉默了一会,接着他又说道,“感受到国家不够富裕强大,交通条件还不健全完备,就更加坚定学习交通和铁路相关专业了。”就这样,从1981年入学西南交大就读于机械工程系,一直到现如今经营管理浙江中力机械有限公司,何金辉从来没有改变过自己的初衷。“起重运输机械”也一直成了他的名片和荣耀。
“那个时候读书艰苦哦。”刻苦勤奋贯穿了何金辉的整个求学生涯。在回忆求学时代的点点滴滴时,何金辉不免略表唏嘘。他说,整个峨眉时代,他们这一代底子打得很厚,学习基本功特别扎实。“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恐怕就是《材料力学》和《高等数学》这些科目了。”何金辉笑着说道,在《材料力学》这门课上,无论基础多好的学生,大概也只能考到70多分的样子。“老师要求很严格啊,不仅答案要正确,步骤也要写得清清楚楚。”在他印象中,只要字迹稍稍潦草写,或者中间过程稍稍偷懒省略些,老师便会毫不留情地扣除相应分数。“挂科率也比较高,应该说学风还是特别严谨。”即便看起来学校如此地“不留情面”,何金辉对母校仍旧爱得深沉。“当时可能会埋怨老师的严苛,但是到了工作之后才会明白老师的良苦用心啊。”他坦然,尽管也会对老师的铁面无私有所情绪,然而走上工作岗位之后能发现和体会到如此要求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现在的应届毕业生,制图、受力分析等水平还不一定比得上我啊。”有感于现代科技的发展,当前毕业生的动手能力着实让何金辉忧心忡忡。
今年5月份的时候,何金辉和同级的同学们一同返校参加了毕业30周年聚会。“30年前觉得校园很大,30年后的今天觉得校园很小。”有感于返校聚会以及来校招聘,何金辉建议交大学子,一定要去除浮躁,珍惜每一个机会。虽然当下一直提倡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但是何金辉并不鼓励大学生直接创业:“工作经验很重要,有创新的思维和创业的激情就足够了!”何金辉语重心长地说,应届毕业生还是要追求一种执行力,在工作中专注创新,而未必说一定要自己创业。他举例说,大学生创业,类似盲人摸象,目前学生的视野中或许只是看到了社会这头大象的一只脚,却误以为看到了整头象,更不用说看透了整头象。“盲目地创业必定会陷入失败的泥潭。”
2025-05-19 14:39
2025-05-19 14:38
2025-05-19 14:36
2025-05-18 16:05
2025-05-18 15:58
2025-05-18 15:56
2025-05-18 15:55
2025-05-18 15:54
2025-05-18 15:41
2025-05-18 15: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