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行业动态 > 正文

物联网操作系统:风口中崛起的中国企业

2015-07-12 11:48 性质:转载 作者:物联网智库 来源:物联网智库
免责声明:中叉网(www.chinaforklift.com)尊重合法版权,反对侵权盗版。(凡是我网所转载之文章,文中所有文字内容和图片视频之知识产权均系原作者和机构所有。文章内容观点,与本网无关。如有需要删除,敬请来电商榷!)
当前物联网处于发展的初期,操作系统产业化也处于起步阶段,市场格局尚未确立,在这一发展窗口期,中小企业也有很多机会。物联网操作系...

  当前物联网处于发展的初期,操作系统产业化也处于起步阶段,市场格局尚未确立,在这一发展窗口期,中小企业也有很多机会。物联网操作系统应上升为国家战略高度,推动系统产业化的落地,未来以庆科为代表的国产物联网操作系统厂商或将在这一窗口期崛起。

  在科技革命史上,操作系统无疑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不但催生出几大产业巨头,更是信息产业话语权的象征之一。在刚刚过去的十年,PC和智能手机在人类生活中的普及,使少数几款操作系统迅速垄断市场,形成不破金身,而当前物联网处于发展的初期,操作系统产业化也处于起步阶段,尚未形成统一市场。在这一发展窗口期,能够脱颖而出的操作系统厂商并不一定是原有的巨头,中小企业也有很大机会。而在这一轮物联网发展大潮中,中国因其广阔的市场、持续提升的创新创业氛围,或将出现抓住这一机遇、站上物联网操作系统的浪潮之巅的企业。

高度伸缩性和灵活性的操作系统

  众所周知,操作系统的一大作用是实现了硬件和软件的分离,即所有的软件和应用开发者只需根据操作系统提供的编程接口,开发出的应用软件就可以运行在所有基于该操作系统的设备上,而无需考虑设备中各类硬件配置。而在物联网环境下,这种软硬件的分离更是将硬件很多未知领域和应用场景发挥得淋漓尽致,如一个GPRS/GPS模块,具备位置、传输功能,但经过各类分离的应用软件包装,可以升级为护理、安防、保险等场景的有效工具,通过软件创新,为硬件打开探索未知领域之门。

  然而,PC和智能手机多为标准化的硬件配置,其操作系统标准化和批量复制难度不大,而物联网设备多样化和碎片化的特征,硬件资源常常处在不同的约束环境中,对操作系统的伸缩性和灵活性提出了较高要求。例如对于应用场景丰富的智能手表和仅需具备简单通讯、调度功能的计量终端,其操作系统尺寸应该差别很大,可能是从几K到几十M之间伸缩,从而形成物联网操作系统高度伸缩性和灵活性的要求。

持续积淀与开放生态的构建

  虽然有RTOS内核等基础支持,但物联网应用多样性形成高伸缩性和灵活性、高集成度、快速响应、低功耗、功能丰富等要求,使物联网操作系统的开发具有极大的挑战性,多年的技术和人才积累必不可少。更为重要的是,形成一个完整产业生态系统共同推进方能保障操作系统的普及,PC和智能手机操作系统的历史充分说明了产业生态的地位。在系统研发和推广初期,一方面,需要有更多硬件厂商的支持,另一方面,大量的应用开发者异常重要,因此建立产业联盟、开发者联盟类似的群体或是初期不错的选择。

  物联网在中国的广阔前景以及创新创业环境的优化,该产业在中国的落地推进使整个产业链初具规模,产业链各环节均有企业布局占位。在操作系统这一环节上,一家名为上海庆科信息技术公司的企业脱颖而出,并于2014年7月发布了国内首款物联网操作系统MICO。庆科在物联网领域具有十年的经验,持续为智能硬件提供解决方案。对于生态系统构建,除了支持ST、ATMEL、FREESCALE、NXP等大部分常用的微控制器平台,还与智能硬件、家电、创业者等硬件厂商建立产业联盟,并持续为开发者服务,吸引开发者加盟。

市场格局尚未确立,共赢理念促进普及

  今年以来,物联网操作系统开始有了实质性进展,继庆科率先发布中国首款物联网操作系统,ARM发布了物联网操作系统MBED,谷歌也在致力于物联网操作系统平台的推广,但物联网操作系统领域还未形成明确的竞争形势。

上一页12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拒绝广告

相关资讯

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扫码看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