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企业动态 > 正文

“软实力”助合力叉车硬升级

2014-07-08 07:55 性质:转载 作者:张德进 来源:合力
免责声明:中叉网(www.chinaforklift.com)尊重合法版权,反对侵权盗版。(凡是我网所转载之文章,文中所有文字内容和图片视频之知识产权均系原作者和机构所有。文章内容观点,与本网无关。如有需要删除,敬请来电商榷!)
在中国经济获得高速发展的过程中,一大批具备世界量级的企业集团孕育出世,其中,我国的叉车产业就发展成全球第一大市场。据中国工业...

  在中国经济获得高速发展的过程中,一大批具备世界量级的企业集团孕育出世,其中,我国的叉车产业就发展成全球第一大市场。据中国工业车辆协会统计,2013年中国叉车的国内生产量近33万台,占到世界销量的近1/3。但与其他产业类似,大而不强的尴尬,同样出现在叉车行业,为此我们在此结合合力多年的发展情况,对这个行业的当前主要问题予以梳理。

  补上“品牌”课

  中国制造型企业与国外发达国家的同行相比,硬件条件几乎没有差距,在占地面积、厂房、设备、工业装备等方面超过国际水平,甚至处于领先地位。国内新上马的民族品牌汽车,其企业硬件设施都远远超过国外,为什么我们难以造出价值百万的品牌汽车?答案显而易见,在国际上,我们就没有一个与百万相匹配的自有品牌。

  比如叉车配置的发动机,国内企业生产的产品,不比日本和欧美的差,整体的质量甚至还比国外重,但是欧美日产品的价格却是中国的2—3倍甚至更高。这就要求企业要想实现价格提升,先要实现品牌知名度的提升。

  安徽叉车集团(以下简称合力)是我国叉车行业的排头兵,连续23年行业产销利润第一,拥有行业唯一上市公司(安徽合力(10.51, 0.11, 1.06%)股份有限公司),去年,产销规模突破8万台,合并营业收入增长近10%。虽然合力在国内取得了不错的业绩,但在国际行业销售额排名上,只能徘徊在第八、九名的位置,基本处在第三梯队阵营的中后端;现在国内高端市场还是被外资品牌垄断,中国本土品牌很难进入该领域市场,国际市场更是如此。类似的情况在中国的制造型行业中不占少数,因此,要想实现企业的转型升级,那么打造民族自主品牌,提升软实力是绕不开的槛。

  首重软实力

  一是研发创新能力。所谓研发创新能力,就是以企业为主的技术创新体系,目前国内有的企业的创新其实只是设计应用能力的创新,谈不上真正意义的研发。扪心自问,中国企业的创新能力如何,自己都是一个问号。一些企业没有创新能力,最多只是一些产品应用设计能力,没有基础研究、技术发展能力,更缺乏原创的东西,这些都限制了中国行业的技术发展、转型升级。

  二是在管理能力方面。多年来,从政府到企业层面,对于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仍然很薄弱,缺管理、不重视管理,企业现场毫无管理痕迹的不在少数。作为传统国有制造型企业,近几年,合力在探索过程中引入一些新的理念和方法,一方面,从战略宏观方面导入卓越绩效模式,作为年度和运行中的体检,反映出问题,指引在哪些方面需要改进。另一方面,合力导入精益管理模式,结合中国的传统文化、国情进行管理。

  今年是精益模式在合力推行的第五年,效果逐步显现,但这只是开始,与国际一流企业的现场管理水平、运营管理水平还有非常大的差距。从制造业的角度来说,精益生产和管理是合力未来生存和发展的必由之路。

  三是信息化方面。以前,合力的信息化工作也曾得到认可,但是差距还是比较大的。在全流程、全过程中实际上还没有真正做到“三流合一”,“三流”指的是物资、信息、资金三个方面,没有做到“三流合一”就不能实现真正的信息化;没有做到全流程的覆盖,也不叫真正的集成系统的完成。只有做到实时、准确、唯一和共享,才能做到绩效卓越。

上一页12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拒绝广告

相关资讯

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扫码看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