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从上海回来,这周我在上海参加了2009亚洲国际物流技术与运输系统展览会。这是一个国际性的物流设备专业展览会,由德国的汉诺威展览公司主办,规模很大,在全球的影响都很大,我公司每年都参加此会,所以我也就每年都到上海来参展。今年的展会与往年有很大的不同,主要是受全球经济危机的影响,几乎所有的世界叉车巨头今年都没有参展,但国内的厂家又出现了不少新的面孔,真有点让很多的人都觉得只有中国这边风景独好,其实真实的情况并不如此。
目前金融危机影响远还没有减弱,国内外叉车市场形势依然十分严峻。国内叉车企业加大内销力度,国外叉车品牌纷纷转战中国,各种力量在中国叉车市场上的销售能量不断放大。面对这样的竞争态势和当前的经济状况,叉车企业应该如何行动?应该采取怎样的发展策略?市场将会走向何方?带着这些疑问,我在参展的同时,也仔细地把其他的参展商都参观了一遍,给我带来了一些新的启迪。
近5年是中国叉车行业发展最快的5年。这种快速增长的势头一直保持到2008年,突然被国际金融危机打断。紧接着,中国叉车的产销量和出口量都出现了大幅下滑。今年的行业形势依然严峻,国内叉车销售同比出现了35%左右的的下滑。目前,降幅正逐步收窄,市场呈现出回暖态势,但形势依然不容乐观。从中国工程机械行业协会工业车辆分会的统计数据来看,叉车企业的生产和销售目前正在逐步回升中,跟去年底最坏的情况相比,目前叉车企业的开工率比前几个月要高出许多。可以说,金融危机对国际叉车市场的打击最为严重,尤其是欧美发达国家,它们的叉车销售下降幅度比中国还大。在此背景下,出现了两种情形:一是国内叉车企业出口量不断下降,被迫加大对国内市场的销售力度;二是国外叉车企业加强了对中国市场的开拓。世界排名前20的叉车制造企业都已进入中国。这直接导致中国叉车市场竞争比以往更为激烈,价格战作为销售利器在市场竞争中的作用被不断放大。与过去的几年一样,今年依然存在依靠“不可思议”的低价扩大市场份额、提高品牌知名度的叉车企业。虽然这样的低价策略一般不会持续太久,但是容易引起市场混乱,对行业正常发展产生巨大冲击。还有就是像柳工、龙工等一些财大气粗的工程机械行业企业携巨额资金向叉车行业渗透,势力不可小觑,在行业内的影响力也已经初步显现。随着它们的大举进入,现在已形成的行业垄断格局有可能被打破。
总体来看,近年来我国叉车行业发展呈现出以下特点和问题:
第一,投资增长过快,有一定规模的叉车企业已有100多家。前几年叉车行业增长速度过快,企业投资建厂的热情高涨。即使在今年,仍有一些巨额投资的叉车企业即将投产。这会造成行业重复建设和国内外市场的无序竞争。据悉,目前包括独资、合资企业在内共有100余家企业从事叉车产品生产,其中有近50家企业从事叉车出口业务。国内制造业虽然不够发达,但配套已经比较完整。国内叉车行业已经形成一个比较成熟的配套产业链。企业几乎可以足不出户,就能联系到所有的配套厂,组装完成一台叉车,再加上叉车企业的利润比较丰厚,这三四年来叉车行业不断涌现出新的企业,原因就在于此。
第二,国内内燃叉车市场份额大,仓储叉车和大型叉车尚主要依赖进口。
1.我国电动工业车辆销售占工业车辆总数的25%,此比例和欧盟恰成倒挂,即使在美国,电动工业车辆也达到了全部工业车辆的53%。
2.内燃叉车销售占国内全部工业车辆的75%,占世界内燃叉车销量的21.%。值得关注的是,尽管我国已占据内燃工业车辆市场的主导位置,但一些核心技术还控制在外国企业手里。
第三,出口工业车辆产品占全部销量的三分之一 。
1.近年来我国工业车辆出口发展势头迅猛,出口产品已占全部工业车辆销售量的三分之一,个别企业出口产品占80%以上。出口市场主要分布在美国、欧盟和俄罗斯。
2.2008年以后内燃叉车销售不畅,下滑幅度非常大。与此同时,电动工业车辆仍呈现平稳发展态势。
3.电动叉车(包括Ⅰ、Ⅱ、Ⅲ类)出口市场较稳定,但目前我国电动工业车辆出口仍仅占全部工业车辆出口的25%,说明高档次叉车出口的比例还有待提高。
可以说,自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国内不同的叉车企业采取了各具特点的应对措施,以度过难关,扩大销售,增强自己的竞争优势,具体做法就是坚持内外呼应,两条腿走路的发展方略。”
2025-04-20 07:42
2025-04-19 09:16
2025-04-18 09:06
2025-04-18 09:06
2025-04-16 13:34
2025-04-16 11:09
2025-04-16 09:03
2025-04-15 09:28
2025-04-13 09:00
2025-04-09 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