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自主创新是本土企业实现赶超的关键
胡锦涛总书记2008年元月在合力考察时指出,“我们国家要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迈进,企业的改革与发展就必须把握好两个关键:一是要不断建立和完善适应市场竞争的体制和机制。二是必须要把自主创新作为企业竞争力的核心。”
在宏观层面上,我国已逐步进入了一个从传统生产要素驱动向创新要素驱动的经济发展新阶段,在当前这个阶段,社会生产力的进步需要由创新来不断推动,建设创新型国家是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和科技创新的重大战略。从根本上说,我国经济生活中亟待解决的是体制问题、结构问题、增长方式问题。而解决后两个问题的关键,在于科技进步、在于整个国家的自主创新。
随着我国工业车辆行业参与国际竞争的深度和广度不断增加,发达国家及其跨国公司对我们的技术封锁也在不断加剧。创新能力弱、关键技术依赖国外,使产业的竞争力受到严重影响。目前,知识产权、技术贸易壁垒等已经成为中国工业车辆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巨大障碍。因此,我们必须强化自主创新能力,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从而增强我国工业车辆产业的国际竞争力,跟上全球竞争的步伐。
当前,虽然自主创新仍处于初级阶段,但中国工业车辆行业已具备一定的产业技术基础和发展条件,自主创新应该并且也可以成为进一步提升产业技术水平的主要手段。行业内企业必须向过去那种以产能扩张为主的发展方式告别,转变竞争方式和增长方式,要以提高技术创新能力为主,依靠自主创新来开拓新的发展道路和增长空间。
中国工业车辆产业走向世界的进程也是自主创新的过程。虽然目前还处于追赶阶段,但持续不断的创新将使我们最终能够实现超越发达国家的目标。
3、电动车辆领域是未来主战场
未来在工业车辆行业中,内燃叉车与电动车辆的增长将不是均衡和同步的,相比较内燃叉车而言,电动车辆有更大的概率去实现高速增长。
由于世界石油价格总体上呈现逐年上移的趋势、国家的环保法规越来越严格、全社会的节能和环保意识在不断增强,而电动车辆一方面不象内燃叉车那样直接消耗矿物能源,另一方面具备无排放、无噪声的特点,迎合了社会对可持续发展的追求,预计未来会得到更多被用户认可和选择的机会。
目前在欧美国家工业车辆领域中,电动车辆占了很大比例,而我国的比例仍然较低。但这种反差现象在未来可逐步得到改变,两者之间的差距就是电动车辆的市场机会。未来中国工业车辆行业厂家间竞争的主战场,将逐渐从当前的内燃叉车转到电动车辆领域。
4、在更大的国际舞台上竞争
中国工业车辆市场是一个开放的市场,中国工业车辆行业同样是一个开放的行业。一方面,因为具备较低成本及较大市场规模,国际工业车辆制造业正处于从全球范围内向中国转移的过程中;另外一方面,中国本土企业急于突破国内市场的激烈竞争局面,正在全面实施走出去的战略,积极开拓国际市场,以寻求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不可否认,中国工业车辆产业前一阶段的比较优势主要来自于低成本因素;但也应该看到,行业近年来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中国工业车辆企业不论是在规模上还是在技术上,与发达国家企业间的差距正在逐步拉近。行业的进展已不光是量变,量变的同时也在质变。
随着中国本土企业的逐渐崛起以及全球工业车辆产业向中国的转移,中国在将来必然会成为世界工业车辆产业制造中心之一,或许将成为世界最大的制造中心。在成就这种定位的过程中,必然伴随着我们不懈的努力,本土企业需要在技术、管理上有更多的突破和创新。本土企业在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都取得成功的那一天,才是我们真正崛起的时刻。
五、结束语金融危机并没有改变行业发展的本质和趋势。有广阔的国内市场作后盾,中国工业车辆行业不会停止前进的步伐;在经历残酷的市场竞争洗礼后,中国工业车辆企业必定会成为全球产业中重要的力量;只要我们不断创新、不断进取,中国工业车辆行业必将会迎来更加强大的新时代。
2025-05-09 09:29
2025-05-09 09:28
2025-05-09 09:27
2025-05-09 09:26
2025-05-09 09:25
2025-05-09 09:22
2025-05-09 09:18
2025-05-09 09:17
2025-05-08 10:07
2025-05-08 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