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9年的觉醒年代,一群青年以热血点燃了民族自强的火种;百年后的今天,"双碳"目标下的中国,新能源革命浪潮奔涌向前。
当五四精神与绿色使命相遇,天能青年的身影始终与时代同频共振,书写能源革命的青春答卷。
——奋斗基因里的青春密码
五四精神的核心是破局与开拓,这与天能近40年的成长轨迹不谋而合。从长兴煤山镇的蓄电池小厂,到横跨电池技术研发、储能系统应用、循环经济布局的产业航母,天能始终保持着“青年式”的锐气。
在动力电池领域首创“全周期绿色管理”模式,让传统产业焕发新生;以“全擎技术平台”为支点,突破电池动力、续航、耐温等性能瓶颈;率先布局氢燃料电池、固态电池等前沿赛道,研发投入占比连年攀升,累计专利突破5800项……
青年最富创造力,而新能源革命正需要突破边界的勇气,这种“永远比时代快半步”的进取,正是对五四先驱"敢为天下先"精神的当代诠释。
——循环经济中的青春责任
五四精神呼唤责任,天能的“绿色担当”早已融入血脉。从“两山”理念发源地湖州出发,天能用行动证明:企业的生命力,在于与地球共呼吸。
每年处理100万吨废旧电池,资源回收率超99%,减少数百万吨固废排放。遍布全国的40万家服务终端,让每一块电池从“出生”到“重生”皆有迹可循,一座座“城市矿山”在此焕发新生。
与国电投共建的100MW/1000MWh铅炭储能电站,以安全性与经济性双优成为全球标杆;氢燃料电池技术突破,赋能城市公交与工业车辆“ 氢”装上阵。若将天能生产绿色电池减排的二氧化碳换算成森林,相当于为地球新增5.14亿棵松树。
——能源未来中的青春瞭望
青年的视野,从不囿于方寸之地。天能以全球化格局,将中国方案推向世界,让“共建全球能源命运共同体”照进现实。
从两轮电动车、储能电站到工程机械、低空飞行器,天能的技术已渗透至生产生活的不同领域。在东南亚,天能电池为居民短途通勤提供绿色动力;在欧美,储能系统助力光伏电力接入千家万户,让清洁能源“随需而动”。
联合80国1000余家伙伴,构建产业生态圈;海外资本与人才布局加速,让“Energy For All”的理想成为全球能源转型的关键拼图,随着品牌专列,驶向更辽阔的蔚蓝。
青年何处?在实验室的彻夜灯火里,在工厂的机械臂舞动中,在业务员走街串巷的背影后。青春永续,与天能共赴绿色能源的星辰大海。
天能集团成立于1986年,总部位于“中国绿色动力能源中心”浙江长兴,主要以电动车环保动力电池制造为主,集新能源镍氢、锂离子电池,风能、太阳能储能电池以及再生铅资源回收、循环利用等新能源的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是目前国内领先的绿色动力能源制造商。
集团实力雄厚,管理科学,行业地位优势明显。于2007年6月11日,以中国动力电池第一股在香港主板成功上市(00819.KH)。目前集团已发展成为拥有20余家国内全资子公司,三家境外公司,年产值超过350亿元,员工近2万余名的大型国际化集团公司。集团分别在浙、苏、皖、豫四省建有七大生产基地。并形成了以浙江长兴基地为核心,以江苏沭阳、安徽芜湖、安徽界首、河南濮阳基地为辅翼的强势产业布局。
天能集团江苏生产基地:位于江苏省沭阳经济开发区天能工业园,由天能集团投资兴建,专业设计研发、制造生产叉车用管式电池、游览车用管式电池、太阳能风能用储能电池、电动汽车用电池等各种类型产品。一二期总投资10亿元人民币,主厂房及技术中心建筑面积达30万平方米,目前公司有员工6000多人,日产电池10万只。天能江苏基地已经成为中国最大的电动车用蓄电池生产基地。公司有强大的技术研发力量,拥有中高级技术人才逾百人,拥有国内外专利、种类科技成果数十项,在同行业处于领先水平。
三期工程占地300亩,建筑面积14万平方米,投资5亿元人民币,主要用于叉车/高尔夫车/游览车用管式电池的研发、生产与销售。该项目引进先进的进口设备,包括德国哈迪(HADI)生产线、爱立许(EIRICH)真空和膏机、因巴泰克(Inbatec)酸循环设备,采用欧洲先进的电池制造工艺,保证产品的高性能,使产品具有长寿命、高容量、少维护、安全可靠性等特性。
2025-05-06 10:45
2025-05-06 10:45
2025-05-06 10:44
2025-05-06 10:43
2025-05-06 10:41
2025-05-06 10:40
2025-05-06 10:39
2025-05-06 10:38
2025-05-06 10:35
2025-05-06 1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