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浙江日报》刊发《无论治村治企,都要把绿色文章做实》文章,采访了全国人大代表、天能控股集团董事长、新川村党委书记张天任。作为来自农村的全国人大代表,张天任把百姓放在心头,用脚步丈量民情,多次深入田间地头,了解百姓的困难和诉求。今年全国“两会”,张天任将把百姓的急难愁盼、企业的心声呼声形成建议案,带到全国两会上,为国家的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一起来看张天任代表的履职故事。
精彩内容如下
↓↓↓
全国人大代表、天能控股集团董事长、长兴县煤山镇新川村党委书记张天任——
无论治村治企,都要把绿色文章做实
本报记者 陆乐
“绿色生态是我们村的最大财富、最大优势、最大品牌,一定要保护好。”见到全国人大代表、天能控股集团董事长、长兴县煤山镇新川村党委书记张天任时,他正在村子里的大棚蔬菜基地和村民探讨绿色农业未来的发展方向。
今年,张天任把目光聚焦到了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上。“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提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推进城乡人居环境整治。但在实际操作中,农村污染防治仍存在短板。”张天任在调研中发现,由于部分高污染的工业企业迁移到农村,加上农业生产和农村环境监管的缺失,农村工业排放污染、农业生产污染、生活垃圾污染等问题频出。
针对这一问题,这几天张天任还在广泛搜集意见建议、思考解决办法:“从目前调研结果看,我将建议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强化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制度供给,加强对农村生产经营的全过程监管,为乡村生态振兴提供法治保障。”
2013年当选全国人大代表以来,“绿色发展”一直是张天任关注的核心词。这10年,张天任提交议案、建议207件,涉及新能源产业升级、农村人居环境改善、“三农”可持续发展等。在一次次履职建言中,张天任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认识越加深刻。“不论是管理企业还是治理村庄,只有把绿色发展的文章做深做实,才能创造更大财富,带领企业员工与村里老乡致富。”他说。
这10年来,每有空闲,张天任就会到工厂车间或者村子里走走看看,了解企业员工和村民的困难和诉求。在他随身携带的笔记本上,写满了中小微企业职工和父老乡亲的“声音”。赴京参会前,张天任都会把它们整理出来,形成一份份建议,并在会上传递出来。“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履职,帮助每一位坚持勤劳致富的劳动者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他说。
两年前,一名从事废旧资源回收的企业主告诉张天任,他们从个人手中收购废旧物资,再卖给专门的处置企业,需要缴纳13%的增值税,负担不轻。了解情况后,张天任2021年、2022年连续两年在全国两会上提出建议,希望国家对回收企业出台减税降费等优惠措施。去年,有关部门出台《资源综合利用产品和劳务增值税优惠目录(2022年版)》,进一步规范了资源回收行业秩序,降低了企业成本。这让张天任心中一块大石落了地。
天能集团成立于1986年,总部位于“中国绿色动力能源中心”浙江长兴,主要以电动车环保动力电池制造为主,集新能源镍氢、锂离子电池,风能、太阳能储能电池以及再生铅资源回收、循环利用等新能源的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是目前国内领先的绿色动力能源制造商。
集团实力雄厚,管理科学,行业地位优势明显。于2007年6月11日,以中国动力电池第一股在香港主板成功上市(00819.KH)。目前集团已发展成为拥有20余家国内全资子公司,三家境外公司,年产值超过350亿元,员工近2万余名的大型国际化集团公司。集团分别在浙、苏、皖、豫四省建有七大生产基地。并形成了以浙江长兴基地为核心,以江苏沭阳、安徽芜湖、安徽界首、河南濮阳基地为辅翼的强势产业布局。
天能集团江苏生产基地:位于江苏省沭阳经济开发区天能工业园,由天能集团投资兴建,专业设计研发、制造生产叉车用管式电池、游览车用管式电池、太阳能风能用储能电池、电动汽车用电池等各种类型产品。一二期总投资10亿元人民币,主厂房及技术中心建筑面积达30万平方米,目前公司有员工6000多人,日产电池10万只。天能江苏基地已经成为中国最大的电动车用蓄电池生产基地。公司有强大的技术研发力量,拥有中高级技术人才逾百人,拥有国内外专利、种类科技成果数十项,在同行业处于领先水平。
三期工程占地300亩,建筑面积14万平方米,投资5亿元人民币,主要用于叉车/高尔夫车/游览车用管式电池的研发、生产与销售。该项目引进先进的进口设备,包括德国哈迪(HADI)生产线、爱立许(EIRICH)真空和膏机、因巴泰克(Inbatec)酸循环设备,采用欧洲先进的电池制造工艺,保证产品的高性能,使产品具有长寿命、高容量、少维护、安全可靠性等特性。
2025-04-20 07:37
2025-04-20 07:36
2025-04-20 07:34
2025-04-20 07:33
2025-04-20 07:31
2025-04-20 07:30
2025-04-20 07:28
2025-04-19 09:22
2025-04-19 09:20
2025-04-19 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