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企业动态 > 正文

行进中国 | 三一新能源重卡:跑出“降本补能”加速度

2025-07-27 08:29 性质:转载 作者:三一集团
免责声明:中叉网(www.chinaforklift.com)尊重合法版权,反对侵权盗版。(凡是我网所转载之文章,文中所有文字内容和图片视频之知识产权均系原作者和机构所有。文章内容观点,与本网无关。如有需要删除,敬请来电商榷!)
高速公路上,白色涂装、线条硬朗的三一重卡江山SE636搭载着货物疾驰而过,动力强劲却几乎听不到轰鸣声,在车载智能驾驶辅助系统的调控下精准变道、平顺加速。三...

高速公路上,白色涂装、线条硬朗的三一重卡江山SE636搭载着货物疾驰而过,动力强劲却几乎听不到轰鸣声,在车载智能驾驶辅助系统的调控下精准变道、平顺加速。

三一重卡江山SE636。人民网记者 林洛頫摄

驾驶舱内,德邦物流的司机正通过L2+级辅助驾驶功能监控车况,智能中控屏上实时显示电量、路线、路况与能耗信息。

随着车辆驶入长坡路段,重卡启动能量回收机制,将惯性动能转化为电能回充电池;车载感应系统还能自动识别前车距离,在保持安全车距的同时,实现能耗最优化调节。

一重卡生产线。人民网记者 林洛頫摄

“快递行业对重卡有个特别要求:充一次电跑完全程,这对我们是个不小的挑战。”三一重卡研究院院长何琪介绍,为满足快递物流“高频次、长续航、强时效”的运输要求,三一重卡研究院耗时1年半,打造出行业首款量产电量达636度的大电池牵引车,刷新了可量产电动重卡的最大电量纪录,能覆盖500公里以上的续航范围。

与超长续航相匹配的是更快的补能效率。江山SE636采用兆瓦级快充技术,30分钟可补充300公里续航,不仅为高速场景下的快递运营提供强力保障,也大幅压缩了能源补给所需时间。

重卡智能生产线。人民网记者 林洛頫摄

“快递行业司机换电的时间成本太高,我们就做‘一次充满’的设计,再通过快充补上最后一公里。”何琪坦言,传统新能源车将电池背在驾驶舱后方,既影响挂车空间,也抬高了整车重心,新款重卡将电池下沉至底盘下,既保障了整车稳定性,也为挂车腾出了更合理的载货空间;这一设计看似简单,却涉及到底盘重构、电池散热、电驱桥布局等多个系统的联动与调校,很不容易。

“就像电网输电一样,电压高才能更高效,我们这个就是新能源车里的高压技术‘天花板’。”何琪告诉记者,现在整车搭载800伏高压平台,不仅降低了输电损耗,也为快充系统打下基础。

机械臂正进行作业。人民网记者 林洛頫摄

除了电动化和平台化,智能化也是SE636的一大特色。它搭载L2+级辅助驾驶系统,具备自动跟车、自动刹车、车道保持等功能,能显著降低司机长时间驾驶带来的疲劳感和安全风险。这对于快递司机而言,既是技术升级,也是贴心减负。

“重卡按一年行驶15万公里测算,每公里节省0.8元电费成本,一年就能省出12万元。”何琪表示,再考虑新能源车的购置补贴、电价优势,以及长期使用后的维护成本,司机的总拥有成本(TCO)是越来越低,真正实现“越用越省”。

三一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在三一集团大力实施智能制造及数字化转型升级的背暴下,由三一集团与三一重型装备有限公司共同出资成立,是集团智能制造及数字化转型发展的推进器。三一机器人主导建成了全球重工行业仅有的2座灯塔工厂(北京桩机工厂及湖南长沙18号工厂)及44个“灯塔工厂级”智能工厂和产线。公司秉承“智能制造先驱”的伟大使命,立志成为全球智能制造服务领军企业,传承三一集团以“研发、制造、服务”为核心竞争力的经营理念,结合5G/工业互联网/AI等先进技术,打造三大业务板块一一智慧仓储物流(立库、AGV)、智能产线(机器人系统集成)、智能叉车(锂电叉车)绝对竞争力产品,满足集团内部需求的同时,全面赋能工程机械、新能源、钢结构、化工化纤、酒水饮料、轨道交通等行业。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拒绝广告

相关资讯

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扫码看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