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随着数据量、连接性、计算能力的迅速提高,人工智能、增强现实和机器人技术的持续迭代,想要充分实现投资回报,有效利用物联网产生的数据,企业越来越需要一种能够统一各种各样的信息源和数据类型的新型智能网络和物联网平台。
这是我在物联网智库|物女心经专栏|写的第031篇文章。
上一篇文章,我们说到IoT圈的东邪西毒,东邪阿里巴巴,西毒亚马逊,都是修炼人工智能+物联网,也就是I2oT(Intelligent Internet of Things)的两座巅峰。
这篇文章,我不得不单独谈谈半路杀出的狄仁杰,思科。因为就在前几天,一年一度的Cisco Live 2017用户大会上,思科发布了其10年来最具颠覆性的创新,说是开启了IoT的新时代都不为过,但国内物联网圈却选择集体视而不见,眼睁睁地与里程碑式的革新擦肩而过。
本着对我的挚爱黑粉负责任到底的态度,我们一起利用这个“众人皆醉”的契机,完成一次认知觉醒,一起来读读这一届Cisco Live 2017对物联网到底是不是潜力股?
一家公司同时拥有两个物联网平台
思科一直以狄仁杰的神探作风行走于物联网江湖,不但早在十几年前就开始与物联网资本“勾结”并大肆布局,2013年成立物联网部门,2016年以14亿美元收购Jasper(基于云的物联网平台),还持续发布物联网领域的行业调查,矢志不渝地对IoT市场前景爱得深沉,成为了名副其实的风向标。
今年Cisco Live大会,思科CEO扔出了数颗重磅炸弹,其中包含一个被国内集体忽略的名词:Kinetic,这是一个全新的物联网平台。同时思科还升级了久负盛名的Jasper平台,坐拥Kinetic和Jasper两大左膀右臂,思科的玩法在IoT业内尚属首次。
两个物联网平台,原有的Cisco Jasper和现在的Cisco Kinetic,难道“狄仁杰”思科想让它们一个在前面破风,一个在后面起航?
进一步解读你就会看出其中的深意。
先看原有的Jasper平台。Jasper致力于将像汽车、喷气式发动机、心脏起搏器这样的设备连接到互联网,同时也在打造一个软件平台来帮助在线监测这些设备。
据悉仅过去一年,Jasper的企业客户数量就从3500家增长到11,000家,新增用户超过200%。Jasper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物联网平台,日均管理4300多万台设备,且每月新增150多万台设备。
升级之后的Jasper Control Center 7.0,完成了有史以来最大的演进。此前,Jasper Control Center是一款独立产品,用于实现全球蜂窝网络设备连接的自动化和管理。Jasper Control Center 7.0是全球首款支持蜂窝、NB-IoT和LTE-M网络中IoT设备管理的商用物联网平台。
再来看看最新发布的Kinetic,它是一个物联网运营平台,或者叫物联网操作平台,集成连接管理、数据交付和边缘计算等综合能力。Kinetic的最大能力是获取设备数据,而且是实时的设备数据,思科希望通过Kinetic提取未连接设备上已经存在的数万亿兆字节的数据,并将这些数据实现价值最大化。
随着数据量、连接性、计算能力的迅速提高,人工智能、增强现实和机器人技术的持续迭代,想要充分实现投资回报,有效利用物联网产生的数据,企业越来越需要一种能够统一各种各样的信息源和数据类型的新型智能网络和物联网平台。这就是Kinetic发布的初衷。
作为看家本领,Kinetic不仅可以支持不同的网络协议,比如从Wi-Fi、以太网、低功耗广域网LPWAN中获取数据,还能从各种工业以太网和现场总线,比如Profinet,Modbus、CC-Link、EtherNet / IP…中获取数据。也就是说,Kinetic有能力直接监测和控制工厂中的物理设备,引用思科自己的话说,就是“我们不认为其他IT厂商有能力像思科这样,在工厂最贴近边缘计算的设备层中工作和读取数据”。
没错,Kinetic平台使得思科以IT厂商之身,将连接能力首次下沉到工厂中的物理设备这一层次,通过各种来源访问和汇聚物联网数据。Kinetic平台还提供边缘计算能力,允许直接分析和处理设备的边缘数据,无需通过路由将数据回传到云平台。
直观的说,Kinetic就是一个把数据从各种各样的设备中提取出来、就地分析的平台,横跨各种协议和网络类型,充分体现了思科万物互联的野心。
为什么说单就推出Kinetic平台这一项,已经意义重大呢?
在智能工厂和工业4.0的实现路径中,最基础的一个层次就是将工业机器人、数控机床、各种单机设备连入网络,提取数据。
由于出于安全方面的考虑,以及缺乏数据提取的接口和平台,除了少数极为领先的工业企业之外,大多数的机械设备并没有连接到上层信息系统,而是散落在各种现场总线造就的孤岛之中,无法凝聚。而MES和SCM由于没有触及工厂底层的数据,形同虚设。
根据Gartner的研究报告,工厂中每1分钟的故障停机,将造成20,000美元的损失。另据思科此前的研究,通过将工厂中位于底层的单机设备联网,可以将停机时间缩短50%,能耗降低20%,提升质量并减少50%的产品缺陷,数据化对智能工厂的巨大潜力才刚刚露出冰山一角。
通用汽车正在使用思科的数据平台,将汽车制造生产线上30,000台工业机器人中的1/4连接到物联网,并通过数据分析,成功避免了其中100个组装机器人的潜在故障。
额外收获也有,以前不同国家的两家工厂使用相同的设备制造相同的机器,其中一个是另一个生产力的3倍,工厂从上到下都不知道原因为何。通过机器联网分析,预测、分析和诊断设备的完整数据,多年疑团终于解开。
日本机器人制造商FANUC还与思科一起共同开发了一款名为“ZDT零停机”的APP,通过将工业机器人接入平台,力争彻底消除意外停机。
鸿海也已宣布采用思科物联网解决方案Kinetic,将其中的能源管理解决方案与鸿海智能工厂进行集成。鸿海表示,透过导入思科Kinetic平台,读取了过去没有搜集过的相关数据,并由此节省了15%的能源消耗,预计未来可进一步降低20%的能源消耗,鸿海还计划同步将厂区内的追踪系统接入Kinetic。
实时物联网:实现实时监控
随着Kinetic平台的推出,思科将物联网带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实时物联网RT-IoT。
此前,我曾经在文章中提到过,工业现场的数据普遍“保鲜期”很短,处理一旦延误,就会迅速“变质”,数据价值呈断崖式跌落。不是所有数据都必须上传到云平台,何况关键信息还有可能在传送过程中延误或者受到干扰。用户必须快速响应这些关键数据产生的决策,要么在短时间内就采取行动,要么就眼睁睁的看着最佳时机溜走。
通过Kinetic思科亲身示范了实时物联网,用升维的思路解决工业物联网中缺乏实时监控的难题。
以前工业企业中的OT操作技术和IT信息技术之间存在难以跨越的断层,工厂中的物理设备和信息系统之间无法彻底打通,更别提将OT数据和IT数据通过统一的“窗口”展示、处理和分析。
随着设备和数据量的急剧增长,这一挑战已经不仅仅是OT与IT之间的互通互联,而是如何将OT数据有意义的接入IT系统和业务流程。大部分OT与IT之间的连接都通过特定的工具或者方案实现,碎片化严重,缺乏设备的实时监控、实时数据的关联性和统一化的系统平台。
由于对实时性要求极高的工业物联网应用非常复杂,实时物联网必须综合考虑诸多因素:
2025-08-21 11:13
2025-08-21 11:13
2025-08-20 10:17
2025-08-19 11:52
2025-08-19 11:52
2025-08-19 09:22
2025-08-18 11:56
2025-08-17 21:27
2025-08-15 09:28
2025-08-11 09: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