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大数据时代,企业急需建立以用户为中心的自服务大数据治理,信息梳理、数据管控、连接用户、智能化是实现自服务大数据治理的四个主要阶段,掌握一系列关键技术和技术原则,是实现自服务大数据治理的重要基础。
本文目录:
一、大数据时代还需要数据治理吗?
二、如何面向用户开展大数据治理?
三、面向用户的自服务大数据治理架构
四、总结
一、大数据时代还需要数据治理吗?
数据平台发展过程中随处可见的数据问题
大数据不是凭空而来,1981年第一个数据仓库诞生,到现在已经有了近40年的历史,相对数据仓库来说我还是个年轻人。而国内企业数据平台的建设大概从90年代末就开始了,从第一代架构出现到现在已经经历了近20年的时间。
在这20年的时间里,国内数据平台实施者可以说是受尽折磨,数据项目一直不受待见,是出了名的脏活累活。
可以说,忽视数据治理给数据平台建设带来了不少问题。随处可见的数据不统一,难以提升的数据质量,难以完成的数据模型梳理等源源不断的基础性数据问题,限制了数据平台发展,导致数据应用不能在商业上快速展示效果。
举一个典型商业智能应用的例子,管理驾驶舱可能很多朋友都听说过,很多企业建设了管理驾驶舱,但是建设完之后往往成为摆设,只有当领导需要看的时候,大家才去拼命改数据。
为什么数据平台的建设遇到这么多“坎”,而且难以真正发挥其商业价值?其实核心问题还是数据本身不统一,数据内容准确度不高。
数据治理逐渐受到各行业认识
我国最早意识到数据治理重要性的行业银行是金融行业。由于对数据的强依赖,金融业一直非常重视数据平台的建设,经过几代数据平台的验证,发现数据治理是平台建设的主要限制因素,而且随着投资和建设的投入增加,对数据治理的重要性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刻。
人民银行与银监会也非常重视数据治理,从08年开始,在全国银行业推行统一的数据标准,控制行业的数据质量。工行、建行、国开等大型银行,对数据治理都非常重视。08年前,我们与国开一起开始了数据治理的建设,下图展示的就是国开银行针对数据全生命周期的数据管控。
如今各行业都开始了大数据平台的建设,希望利用大数据的能力,来实现数字化转型。大数据平台的建设本质上还是数据的建设,传统数据平台碰到的所有问题大数据平台都有可能碰到,由于数据量级的变化,大数据平台必然还会产生新的问题。
2025-07-29 09:35
2025-07-27 13:10
2025-07-27 08:35
2025-07-26 15:22
2025-07-26 15:16
2025-07-26 09:23
2025-07-26 09:04
2025-07-25 11:13
2025-07-25 10:29
2025-07-23 09: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