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部署,安徽省宿州市应急管理局近期以“四新”举措为抓手,率先在叉车安全治理领域推动数智化转型,通过技术创新与机制优...
为深入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部署,安徽省宿州市应急管理局近期以“四新”举措为抓手,率先在叉车安全治理领域推动数智化转型,通过技术创新与机制优化双轮驱动,全面提升工业车辆本质安全水平,为全国行业提供可借鉴的实践样本。宿州市依据《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安全技术规程》,出台《宿州市叉车智慧化安全管理实施方案》,明确要求未安装安全监控装置的叉车限期完成智能化改造。目前,全市已推广安装车载智慧监管终端设备216台,实现“超速预警、人员识别、定位追踪”等核心功能全覆盖。值得一提的是,当地创新“安防+保险”模式,联合保险机构开发定制化叉车保险产品,通过经济杠杆进一步压实企业主体责任,这一探索获业内广泛关注。宿州市将物联网技术深度嵌入叉车安全管理环节,通过终端设备实时监控车辆运行状态,自动记录日常检查、维护保养、安全带使用等数据,并对超速、超高、人车交互风险等场景进行AI动态识别与预警。这一技术应用显著降低违规操作率,企业反馈“设备上线后,事故隐患同比下降”。宿州市打破传统监管壁垒,建立“监察平台+检验机构+监管部门”三位一体联动机制。依托安徽省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平台,全市730台叉车实现“一车一档”动态管理,检验机构实时推送非法改装、超期未检等风险信息至监管部门,形成“发现-督办-整改-复核”闭环。今年以来,系统已预警异常设备56台次,隐患整改率达100%。在强化技术支撑的同时,宿州市开展叉车安全专项整治行动,重点打击无证操作、设备“带病运行”等乱象。截至7月,全市累计检查使用单位265家次,查处超期未检设备10台、非法使用设备31台,立案处罚3起,罚款3万元。通过“执法+普法”结合,推动企业从“被动整改”向“主动防控”转变。宿州市以数智化手段破解传统叉车监管难题,其“技防替代人防”的思路与工业车辆智能化发展趋势高度契合。此举不仅提升区域安全管理效能,更为叉车制造商、服务商提供智慧化升级的市场契机。未来,随着5G、AI等技术的深度融合,宿州经验或将成为行业标准化建设的参考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