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行业动态 > 正文

张天任:打造一抹“天能绿”

2017-01-03 07:08 性质:转载 作者:浙江在线 来源:浙江在线
免责声明:中叉网(www.chinaforklift.com)尊重合法版权,反对侵权盗版。(凡是我网所转载之文章,文中所有文字内容和图片视频之知识产权均系原作者和机构所有。文章内容观点,与本网无关。如有需要删除,敬请来电商榷!)

  很多人不理解,认为他太保守,胆子太小。但张天任认为,中国民营企业要有一颗“专注”的心,不要为一些短期利益诱惑而忽视了主业,如果心思太活络,只会两手空空。正是因为这种专注,让天能集团苦练内功,加强研发,注重绿色生产,从而稳居中国动力电池的领军者地位。
  绿色生产
  打造闭环产业链
  虽然坐拥上亿元资产,生活上的张天任却是出了名的简朴。他不抽烟不喝酒,平日在公司,就在食堂里和员工们一起吃工作餐,出差也几乎都是高铁来回。浑身上下更是看不到一件名牌。工作人员悄悄告诉记者,就连他脚上这双不知名的皮鞋也已经穿了好几年。但面对科技创新,绿色环保,张天任却舍得大手笔投入。
  2009年6月,天能集团投资18亿元在长兴吴山工业园区建设循环经济产业园,一期工程已于2012年建成投产,工厂污水实现了零排放,铅回收率达到99.9%以上,成为国内乃至国际先进的废电池无害化回收基地和再生铅示范工程。
  就在上个月,天能集团年处理能力可达15万吨的天能集团循环经济产业园二期正式投入使用,意味着天能集团年处理废旧铅蓄电池将达到40万吨,相当于“消化”掉浙江省70%的废旧电池。
  “从生产制造,到回收处理,再生冶炼,最后回到生产,我们打造了一个闭环式的循环经济产业链。”张天任说,当前铅污染防治重心已由生产环节转移到再生铅环节,天能对此做了一个非常好的破题,形成一个“闭环”经济,改变了铅蓄电池产业的发展之路。
  “这是龙头企业的责任所在。”张天任告诉记者,如今,天能集团坚持每年的研发投入不低于销售额的3%,历年来累计投入研发费用达10亿元以上。这些措施有力地保障了天能集团在新能源产业上不断持续稳步快速发展,也带动了整个行业的转型升级,甚至带动了产业链上下游的发展。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要充分认识并发挥好生态这一最大优势。”张天任说,他一直把这句话作为天能集团发展的指导精神,“发展工业和环境保护并不矛盾,所有产业自身要有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识,要从事绿色生产,这样才能做到可持续发展。”
  勇于担当
  鼓起百姓钱袋子
  作为全国人大代表,繁忙的工作之余,张天任亲自组织调研,撰写建议和议案。去年“两会”上,张天任提交的16份建议和议案中,7份都与“环保”这个关键词有关,包括“关于修改《循环经济促进法》的议案”“关于加快规范铅蓄电池回收体系建设的建议”等,受到了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借力过去十多年电动自行车行业的爆发式发展,天能集团在电池领域确立了自己的龙头企业地位。在这个过程中,张天任认为最自豪的并非自己的上亿元身家,也不是上市公司董事局主席的称呼,而是自己的创业带动了上万人的就业。
  “我们不能为办企业而办企业,还要为老百姓创造增收条件,一个人好不算好,带动大家好,让整个社会都富裕起来,才是真的好。”工作繁忙的张天任还兼着新川村党支部书记。他搭建了一个“村企联姻”的共赢平台。天能集团通过技术帮扶、资金支持、就业支撑等途径,引导村民参与到村级资源开发和配套服务企业的致富链条中。
  据不完全统计,天能集团已经为新川村及周边村解决了5000多人的就业。如今,新川村近三分之二的村民,都在从事与天能集团相关的工作,很多村民不仅是天能的员工,不少还是天能的股东,每年通过工资、分红,他们的钱袋子迅速鼓了起来。
  “这个大时代给我们这些普通人无限机会,才让我们梦想的种子得以生根发芽,生机勃发。我对这片土地心存敬畏,对时代心怀感恩。”说到这里,张天任的眼角有些湿润。

12下一页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拒绝广告

相关资讯

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扫码看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