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上半年,这家公司在非洲的乌干达、安哥拉、阿尔及利亚等11个国家上线了中国的淘宝模式,在南非上线了互联网金融的P2P模式。它把在硅谷和中国发现的最前沿的商业模式,抢先复制到落后地区,这是它的商业逻辑。当然要实现这样的商业逻辑有两大重要的基础前提:第一个基础是以柏林为中心的开发平台,在过去三年间,这支250人的开发团队共上线了249个APP及网站;第二个基础是内部发现。
再来看看这家公司的业绩表现,在非洲去做一个打车软件或者淘宝网站会有前途吗?在火箭互联网公司的投资组合里面,第一类是proven winners(已被证实的);第二类叫emerging stars(冉冉升起的新星);第三类是其他。前两类的投资回报率,最差的是40%,其他基本上都在100%以上,甚至有三个项目的回报率超过100倍,这是非常惊人的回报率。你一旦进入这些地区,就构成事实上的垄断,即使这些地区的互联网渗透率很低,但只要有互联网人群,他们就是你的核心用户群。所以,这些地区有巨大的套利机会。
火箭互联网公司提供技术支持的Dafiti,成为了南美最大的时尚电子商务公司
我在9月份跟中欧EMBA的同学分享了这个案例,10月,有两个同学开始在巴基斯坦建设网站,现在已经是巴基斯坦的第二大电商,冲击了巴基斯坦的电商行业。
这个案例本身并不重要,但是我想提出几点思考,第一点是,在我们今天所面临的高度不确定性的移动互联网时代,如果要进行移植创新,一定要用创新性的方式和方向去山寨。而如何去移植创新,最重要的前提是,要在全球范围内保持对新的商业模式和新技术的高度敏感性,你首先要知道在前沿都发生了什么。
第二点思考是对创业者来说,要面临三重重要的选择:
战略路径的选择,是创业者和创业团队要考虑清楚的第一件事,团队是探路者的基因,是执行者的基因,还是模仿者的基因?
市场切入点的选择,是主攻一线城市,还是先去抢占二线城市?是主攻主流细分市场,还是去占据边缘细分市场?
市场拓展的选择,是要去一统天下,还是内部孵化?
每个团队对这三个问题的不同判断,会导致他们走向完全不同的方向。
创新中的跨界与嫁接
有无穷想象空间
创新的第二种形态是整合创新,一般来说我们只有两种整合方式。第一种整合方式叫跨地域的整合,是把发达市场的元素和发展中市场的元素融合在一起,创造出一个新的物种。第二种整合方式是跨行业的整合,所谓的跨界和嫁接。
整合创新有三大基本原则:第一是交叉授粉的原则,也就是跨界和嫁接。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如果在线教育和Uber结合将会怎么样?这就是今天正在进行的“人人教”、“其他教”、“疯狂老师”,彻底颠覆了传统线下一对一的模式;如果是“在线教育+Oculus”又将会出现什么?虚拟现实工具将给在线教育提供一个场景,这个场景曾经需要高昂的代价,但现在通过智能硬件 ,可以用极低的成本实现教育的场景化;“在线教育+愤怒的小鸟”会怎么样?“在线教育+去哪儿”又会怎么样?想象空间无穷。
整合创新中的跨界与嫁接,想象空间无穷
第二重原则,思维至简。仍以在线教育为例。教育的本质体验到底是怎么样?它的终极追问是什么?如果没有这种对终极本源和终极追问的思考,无论你的形式多花哨,也很难走远,最终教育还是要回到它的终极体验。
第三重原则,聚焦和迭代。通过聚焦,不断地试错,不断地发展认知,找到新的思路。
整合创新中还有个重要概念叫技术守门员。比如说在平安集团,马明哲会专门聘请一位技术守门员,实际上是一个特别顾问,他的任务就是在硅谷,在华尔街,跟那里的聪明人和科技潮人交流,看看有什么新的工具、新的方法、新的科技,最后能带回来为平安所用。他被要求在全球范围内保持对新技术和新市场的敏感度,然后把新元素带回来,与公司原有的元素进行跨界和嫁接。当你的公司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技术守门员这个概念是非常重要的。
创新的第三种形态是跃变型创新,基本的思路有三点:
第一点,我称之为价值链的跃变。传统意义上,我们去分析一个行业,都要去看这个行业价值链的上中下游。但是在移动互联网时代,这种分析本身变得缺乏意义了,在今天,很多公司的价值链开始跃变到价值网络的概念。
第二点是平台型跃变。是说原来是一个产品,但由于和合作伙伴的深度合作,产品本身就成了平台,比如Gopro相机。
第三点是需求型跃变。也就是说从传统意义上的独享模式跃变到今天大家都在讨论的共享模式,共享模式的代表是Uber和Airbnb。
2025-04-24 13:29
2025-04-21 08:38
2025-04-20 07:42
2025-04-19 09:16
2025-04-18 09:06
2025-04-18 09:06
2025-04-16 13:34
2025-04-16 11:09
2025-04-16 09:03
2025-04-15 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