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整个工程机械行业持续低迷时,后市场业务的发展和完善无疑会让中国工程机械行业更加健康,更趋理性。柳工未来的经营重点将延展到配件销售、零部件再造以及经营性租赁等板块,但这种打造是持续和长期的。柳工领导清晰地意识到,未来的服务竞争,需要通过一系列组织变革、流程优化和市场营销创新来推进,重点提升服务技能,以服务创造价值,把服务拓展到产品全生命周期服务和对用户的全流程服务,真正实现为用户提供整体解决方案,更好地解决用户的后顾之忧。
零配件 服务延展的中枢
完善的零部件配套、制造体系,是柳工供应链卓越成长的“硬件”它将“柳工品牌”配套产品输送于主机制造、维保、配件支持等,堪称柳工服务延展到整个配套体系的中枢。
1985年至今,30年间,柳工配件公司在一轮轮变革中不断化解挑战,蜕变成长。在“优质配件、合理价格、快速服务”的信条下,公司不断推进管理体系、运营模式和信息化升级,加强渠道的宽度、广度和深度,加强市场渗透与拓展,扩大柳工正宗配件在国内外,在柳工全系列产品线用户中的占有率、认知度。2014年柳工配件公司销售收入比1999年增长近26倍。
未来柳工将继续引导用户选择更可靠的正品配件,同时让配件的销售渠道更通畅。对此,柳工配件一直在积极行动。目前,柳工配件服务遍布全球,除了在郑州、诸暨、常州、蚌埠四地建立了柳工品牌配件区域中心库,在俄罗斯、迪拜、新加坡、南非和巴西,美国、荷兰、柳工已经建立了零部件中心;在墨西哥、中亚、西非等地,柳工亦进行着长期持续的推进。
再制造 唤醒“沉睡的价值”
在柳工的发展过程中,对用户的“全生命周期服务”一直是颇为亮眼的一笔。而柳工在再制造领域上的发力,更是如此。
“再制造”堪称工程机械产业以及整个装备制造业近年来的热点。2009年,柳工成为首批机电产品再制造试点单位。随发改委有关“再制造”政策、通知的出台,柳工在此加快了脚步。2011年1月,柳工再制造试点实施方案通过国家工信部审查,成为工信部首批再制造产品认定受理企业之一。2012年,柳工规划了面积与一个足球场差不多大小的再制造工厂,并在其中正式展开以传动、液压系统旧产品为毛坯的再制造业务。通过在全球范围内对领先企业的工艺、技术和装备的研究,不断摸索用户群体的需求层级,对接用户多元化的需要,柳工明白了再制造不是部件翻新,不是修补,而是完全的100%性能的恢复,是在规范的商业模式下,唤醒原有产品的剩余有效价值,并将此回馈用户和市场的途径。2013年,柳工将再制造业务的焦点聚集在装载机、挖掘机零部件上,并以油缸、阀、液压马达为重点,最大化地发掘再制造产品的价值空间。
目前,柳工已经在零部件再制造领域有一定基础,充分挖掘唤醒旧有零部件的价值,使其进入新的“生命周期”,让用户从中收获更多效益。
2025-04-30 14:28
2025-04-30 14:22
2025-04-30 14:20
2025-04-30 14:03
2025-04-30 09:55
2025-04-30 09:54
2025-04-30 09:52
2025-04-30 09:51
2025-04-30 09: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