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行业动态 > 正文

爱尔威征战独轮:能造平衡车的中国公司,不止小米的NineBot

2015-04-16 17:05 性质:转载 作者:福布斯中文网 来源:福布斯中文网
免责声明:中叉网(www.chinaforklift.com)尊重合法版权,反对侵权盗版。(凡是我网所转载之文章,文中所有文字内容和图片视频之知识产权均系原作者和机构所有。文章内容观点,与本网无关。如有需要删除,敬请来电商榷!)

  目标最后缩小到便携式智能交通产品上。工业时代的百年进程给人们带来的不止是快捷与便利,也带来了能源短缺、环境污染等问题。虽然汽车仍然呈增长趋势,其 大消耗高污染也越来越遭人诟病,低碳环保已经成为交通工具的发展大方向。左国刚很早知道美国Segway推出了两轮自平衡车。那款产品不但价格昂贵,车身更是重达48千克。但使用电能作动力的车,是绿色出行的第一步。如果能够研发出一款用于个人日常代步的智能工具,将有重大的社会意义。

  2011年,团队研发出产品原型。产品摒弃了原有自平衡车笨重的车身和保守的外观,经过了大量的技术改良,融入了全新的设计理念,变得轻巧时尚。经过了初步的市场论证。进入生产环节,需要完善的产业配套。选择常州作为公司总部,一方面是因为地方政府服务意识较强,另一方面也与长三角地区发达的制造业基础有关。

  直接面向消费者的智能设备潜力巨大,但硬件创新绝非易事。要有大生产的丰富经验,要有敏锐的市场嗅觉,还要有软件、品牌、渠道方面的能力,任何一方面都不 能有短板。团队成员共事多年,对彼此的能力知根知底,无论软件设计、产品结构、工厂管理,均有专人负责。左国刚说:“研发一个新项目,我们能够预计产品大概多长时间出来,出来以后是怎样的效果。这中间可能有延迟,但延迟的时间,我们可以控制在10天以内。”2013年,合力投资、中路股份、龙城英才(常州 当地国有投资机构)联合投资1,700万元给爱尔威,看中的正是团队的综合实力。

  左国刚认为,大规模生产的一个重要原则是“抓大放小”。所谓“抓大”,就是对核心部件的品质牢牢把控,诸如主芯片、电芯、电机这样的关键原器件,必须选用 最好的。“好东西肯定贵,但在找到性价比更高的东西之前,不要轻易替代,这种替代是要付出代价的,而且代价还很高。”所谓“放小”,指对那些非核心部件, 在符合质量标准的前提下,尽可能寻找不同的供应商,以降低成本。

  然后就是生产环节的控制。“如果把产品分为5到10个关键点,别人认为每个点80分够了,但累计叠加以后,综合故障率会放大。这就看你是想做品牌,还是只 想着赚钱。如果想做品牌,先把产品质量做好。我们认为,品质做好了,就是在增加利润,因为相应的售后投入也会减少。现在我们产品的综合售后服务率控制在千 分之四以内。”左国刚说。爱尔威Airwheel对关键零部件供应商要求的质量标准是六个PPM,意味着每一百万个零部件中只允许有6个不良品。用于生产 电动独轮车主板的精密程度和成本,都是按照手机的标准来考量,整个工艺有近百个环节需要检测,从采购过来的器件,到生产过程中、制成后等每个环节都有检测,以保证产品安全。

  虽然只是低速交通工具,安全仍然是自平衡电动独轮车的首要问题。“火星车”最高速度可达每小时18千米,为了防止因速度过快造成的潜在伤害,限制了行驶速度。车速超过每小时12千米,左右两侧的踏板会随着速度提升而缓慢抬起。车速达到每小时16千米,踏板抬起角度接近10°,骑行者很难再通过身体前倾来加速。一旦车体倾斜超过45°,控制系统会启动侧倾保护,电机随即停止转动,防止高速旋转的轮胎对使用者造成伤害。此外,骑行者遇到陡坡或台阶临时提起“火 星车”,电机也会停止转动。

  骑行过程最大的风险来自电量突然耗尽,一旦失去动力,骑行者可能猝不及防摔落。因此,当剩余电量小于15%时,“火星车”面板上的LED灯就会闪烁不停,蜂鸣器连续响起“嘀”声,踏板前端逐渐下沉,迫使骑行者逐渐减速直至停止。

  电芯品质与续航距离直接相关。根据骑行者体重与路况不同,“火星车”最长续航距离有所不同,一般最短续航距离在18千米以上。爱尔威采用日本进口锂离子电 芯,电芯成本占整车成本的30%到40%。韩系和国产电芯可能让产品不良率提升,因此从未进入采购部门的视野。封装电芯的保护板也由爱尔威自行设计,设计 完成以后,样品需要经受住2个月的疲劳测试,有任何一点细微故障,都要找出原因并且改进。

  爱尔威目前在国内发展了110多家经销商,线上和线下的销售收入比为1:4。有的经销商在加盟之前,仔细观察了爱尔威的线下门店,发现退换货极少,这成为他们加盟的一个重要理由。对国内经销商,爱尔威的策略是给足利润空间,同时逼着他们赚钱。

  对海外经销网络建设,左国刚没有依赖做手机时的旧有资源,因为“不靠他们做起来,再去找他们,才更有底气”。目前,国内市场和国外市场销售收入比为 7:3。国外销售最好的地区在西欧,那儿的人对与生活休闲有关的交通工具非常感兴趣。而且,爱尔威在海外从来都宣称自己是中国公司。

  火星车只是爱尔威打开局面的第一款产品。这家公司将自身定位为便携式智能交通产品领域的领导者,未来3年,还计划推出至少50款(3到4个系列)的新产品。尽管公司判断,未来3年,自平衡电动独轮车的年销量仍有300万到500万台,但随着竞争越来越激烈,唯一的办法是不断推出新产品。

  2014年9月23日,爱尔威推出第一款两轮自平衡车S3,车身以镁合金为主体框架,重量为22.4千克,根据骑行者体重及路况、环境、温度的不同,最长续航距离在15到65千米之间。S3定价4,999元,大幅击穿两轮自平衡车1万元的底价。

  产品创新加超高性价比,是一种竞争策略,也是一种经营理念的体 现。因为左国刚认为:科技应该服务大众,产品不只是贵族的玩具。

12下一页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拒绝广告

相关资讯

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扫码看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