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3月17日电 (财经频道 黄艳艳) 上周四,十二届人大二次会议闭幕后,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回答中外记者提问时表示,中国的经济要升级,出口产品也要升级,中国装备走出去要可以在世界市场上接受竞争的检验,提质升级。
两会期间,来自中国工程机械行业的企业家、专家学者代表们就中国工程机械行业发展和业内存在的问题各抒己见,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易受宏观形势影响 行业未来增速持续放缓是“大概率事件”
年初,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GDP增长7.7%。2014年,中国经济增长速度将趋缓已成为各界共识,在全球经济缓慢复苏和国际竞争激烈的大背景下,陷入产能过剩泥潭的中国工程机械行业要如何转型升级,从发达国家的技术垄断中突围,并在与新兴经济体的竞争中建立比较优势已成为关系行业发展的重要议题。本届两会上,此议题也得到了充分体现。
“工程机械行业是一个强周期性行业,它的发展与宏观经济形势紧密相关,未来增速持续放缓是大概率事件,因此必然要度过一个漫长而痛苦的转型期”, 谈到工程机械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日信证券财富管理部总经理吴煊这样对中新网财经频道表示。
2011年以来,我国经济增长方式已转为追求质量效益、节能环保和集约高效。这意味着,以固定资产投资为拉动的工程机械行业将长期面对需求不足、产能过剩和竞争加剧的环境。在2013全球工程机械产业大会暨50强峰会上,身为国内工程机械行业翘楚徐工集团董事长的王民也曾对媒体抛出他的 “中速心态论”。
王民表示,随着行业发展速度的变化,应该从高速增长时期的高速心态,调整为中速心态。他说,尽管世界经济仍然不稳定,比较低迷,但是发展仍是主旋律,机会还是很多。特别对中国的企业来讲,它已经从一个扩张型转变到一个转型升级的阶段。
行业现状“大而不强”关键技术依赖进口 企业家:不创新就等死
中国重工企业不可谓实力不雄厚,在“2013全球工程机械制造商50强排行榜”上,中国11家企业上榜,美国为8家,日本11家,德国5家,瑞典3家,韩国2家,芬兰2家。前15强企业中,3家中国企业徐工集团、中联重科和三一重工分别位居第5位、第6位和第10位。然而,在超大型企业频频登顶国际制造业排行榜,大手笔进行海外并购、投资设厂的同时,中国工程机械关键零部件的生产却严重依赖进口,长期受制于人。
吴煊对中新网财经频道表示,中国工程机械制造业可谓大而不强:产能大、规模大、企业数量多,但关键技术薄弱和零部件依赖进口等因素一直严重制约着行业发展。本届两会上,一批来自一线的工程机械实业家纷纷就如何促进行业转型升级各抒己见,提出意见建议。
2025-04-24 13:29
2025-04-21 08:38
2025-04-20 07:42
2025-04-19 09:16
2025-04-18 09:06
2025-04-18 09:06
2025-04-16 13:34
2025-04-16 11:09
2025-04-16 09:03
2025-04-15 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