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叉车技术 > 正文

中国将成全球最大机器人市场 多项扶持政策出台

2014-01-21 08:31 性质:转载 作者:王浩 来源:京华时报
免责声明:中叉网(www.chinaforklift.com)尊重合法版权,反对侵权盗版。(凡是我网所转载之文章,文中所有文字内容和图片视频之知识产权均系原作者和机构所有。文章内容观点,与本网无关。如有需要删除,敬请来电商榷!)

    4.市场表现十分火爆

    自2013年底以来,智能机器人概念就逐渐升温,近期成为弱市中的黑马。

    仅上周,涨幅排名靠前的个股多与机器人沾边。如南通锻压,公司因发布公告称,拟使用自有资金300万元,在如皋软件园投资设立全资子公司南通奇凡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进一步加快工业控制技术创新步伐,提高公司产品的自动化、智能化及主体装备与自主配套机器人的集成创新水平。虽然公司明确表示,由于初期投资金额较小,对公司整体经营业绩的影响较小,且公司在该领域起步较晚,尚未能完全确立技术优势,但仍未能阻挡市场炒作的热情,发布公告后股价连续两个涨停,全周大涨38.59%。

    再如科大智能,因股价大涨,公司不得不发布相关公告称,公司目前主营业务为配电自动化系统、用电自动化系统、数据通信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以及配用电自动化工程与技术服务,尚未涉及工业机器人产业领域。但即使是“错捧”,公司股价全周仍大涨36.46%。

    5.多公司抢先布局

    截至目前,不少上市公司瞄准这一产业,已经在机器人领域抢先布局。记者从互动平台了解到,众多公司或间接或直接均有所投资。秦川发展表示,机器人关节减速器项目已实现小量生产并投放部分用户试用,具体试用期取决于产品试用情况和项目进程,没有明确时间表。公司计划在2015年达到9万套的产能要求,如果一期进展顺利,公司会适时推进二期。

    巨轮股份也称,以工业机器人应用为代表的智能制造与装备产业将进入黄金发展期,公司在该领域经过数年的布局,目前已形成多种型号的轻载机器人和300kg四自由度重载机器人的成型产品,以后将积极争取国家相关的扶持政策。

    慈星股份称,公司投资方面基本拟定在机器换人智能装备领域。公司对外投资设立合资公司芜湖固高自动化技术公司主要是从事机器人驱动和控制系统研发、生产、销售。本次设立合资公司主要利用合资各方的技术、管理以及经营的优势和业务资源在机器人领域进行新业务的拓展。投资布局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控制器、减速机等关键零部件的布局投资,二是采取自建团队、投资并购等多种方式进入工业机器人的系统集成领域。

    还有投资者询问海得控制是否有进入机器人核心产业发展的意愿,海得控制表示,公司在物料传输系统领域(即起重行业)的机器人应用已较为成熟,同时公司也在实时关注着其他各个领域机器人应用的发展机会。目前公司自主研发的多项产品均能广泛应用于机器人领域。

    除了直接进入机器人领域,还有不少公司采取了间接进入的办法。例如京东方A,公司称,2011年12月公司与英飞尼迪、海林金世共同成立基金管理公司,基金公司通过募集资金设立光电产业投资基金,目前该基金投资领域涉足机器人项目。

    此外,博实股份、英威腾等上市公司也纷纷加大对机器人领域的规划及研发。

    6.可长期关注相关公司

    邵志同认为,从盘面看,近期表现强势的机器人第二梯队个股上涨态势明显,20亿左右的市值给公司发展带来了非常大的想象空间,可以猜测,未来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细分子行业上市公司,会有更加出色的市场表现。对于相关个股,可以继续维持高度关注,并在调整时考虑逢低介入。

    张诚分析,从目前的国内智能机器人制造公司来看主要分为四大块:整体系统解决方案企业、数字化车间及生产线相关集成企业、自动化设备制造企业、自动化零部件企业。从未来发展看,研发能力强、在业内占得先机的企业有望持续受益。此外一部分通过行业整合并购的后起之秀如果能够利用传统制造业的优势,在行业迅速拓展渠道,也可能会上演麻雀变凤凰的好戏,实现转型。但国内机器人行业起步较晚,起点低,较国外成熟企业还有较大差距,目前很多个股主要停留在概念炒作阶段,真正能够体现出业绩或是占据行业龙头还有较长的时间和过程。国内机器人制造行业值得长期关注,投资者应重点关注系统化方案及工业机器人的龙头企业以及在医疗、军事领域有国产化突破的相关公司。

12下一页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拒绝广告

相关资讯

热点资讯

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扫码看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