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理说,这个命题应该不应该由一个半路出家的“文学和历史爱好者”来说清楚的。为什么呢?这个命题实在太大,需要一定的距离和空间去想象,正如从太空上去鸟瞰地球生命动态和从地球上去观察太阳系以外的行星是否具有生命一样具有严重的挑战性。当然,困难再大这也促使我这个半路出家的“文学和历史爱好者”从自己的角度上去审视文明的同化力,去搞个明白。
一、什么是文明
我们的解释是,文明是一个文化思想集团、一种集体信仰、一种智慧、一种共同的生活方式,它是有生命力的,文明的载体是人并需要一定的空间。
文明远远超越国家的边界。比如以中国为首的东方文明集团包括中国、朝鲜(南北)、日本和越南等。以美国为首的西方文明包括美国、欧洲、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等国。
如果更深入和细致的说文明,已故英国历史学家阿诺尔德·约瑟·汤因比博士在其伟大的著作《历史研究》中就把这个星球过去近一万年来形成的若干文明作了个精确的划分,他在书中说到:
“、、、、、、
人类历史划分为21个成熟的文明:埃及、苏美尔、米诺斯、古代中国、安第斯、玛雅、赫梯、巴比伦、古代印度、希腊、伊朗、叙利亚、阿拉伯、中国、印度、朝鲜、西方、拜占庭、俄罗斯、墨西哥、育加丹。其中前6个是直接从原始社会产生的第一代文明,后15个是从第一代文明派生出来的亲属文明。另外还有5个中途夭折停滞的文明:玻里尼西亚、爱斯基摩、游牧、斯巴达和奥斯曼。
、、、、、、”
汤因比博士虽然已经作古好几十年了,但这个值得追忆的英国老头留下的历史著作和理论无疑会影响全球历史和思想界好几代人。他与众不同的理论和分析方法,试图把人类自有思想以来的智慧行动搞个汤清水白。中国的国宝级的人物季羡林先生也曾经在其哲学著作《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中,把当今人类社会更为简单的划分为四个,以中国和印度为代表的东方文明、以美国欧洲位代表的西方文明、以阿拉伯国家为代表的伊斯兰文明、其他文明。
由于阅历的有限,我在这里就不对上诉两位黄钟大吕级的人物对人类文明的划分故作姿态的评判和修改。
二、什么是文明的同化力?
既然文明的载体是人,那么有人存在的地方必然会有故事发生。在人类还未能形成具体社会的时候,也就是原始社会的早期,以家族为代表的团队为争夺生存领地和空间同近邻族群展开的殊死搏斗可以看作是文明同化力的鼻祖。这种角力,在当今非洲草原上不同动物和相同动物之间随处可见。这种角力,同样可以应用在地球上任何有生命力的物种内部和不同物种之间。数亿万年来,这种角力在充满生机活力的地球上就从来未曾停息过。
用另外一个形象的比喻:同化力就如同一张桌面上的两滴大小不等又临近且颜色不同的墨水,它们在相互接近和颜色调和的过程产生的相互吸引和抗拒的力量。融合的过程是“痛苦”和漫长的,具有生命力的两滴或者多滴“墨水”在融合的过程中要产生“化学反应”,必然会有牺牲会有创生。
我还担心我的描述还不够明白,使读者误以为我在这里故弄玄虚。再作个直截了当比喻:人就是同化的产物!当亿万精子在攻击卵子的时候,只有最具有活力的一个或者几个精子能成功的被卵子融合并孕育生命,其他的精子则因失去机会而死亡。或许你们要说,这应该叫做“同合”而不能被称为“同化”,同化有主动的一方,而“同合”是双方都愿意被“同化”。我要说,不管是谁主动还是被动,同化总是发生,同化是一个过程,同化力是这个过程中的使用的力度和劲道。
在打个比方,当你被人“洗脑”的时候,你要么反抗要么拒绝,要么既不反抗也不拒绝。无论你采取何种姿态,表面上看来你在被“洗脑”,反过来看,你也在给洗脑者“洗脑”。近代的印度被英国殖民了200多年,英国人给印度次大陆施加的同化武器非同寻常,“高雅”的语言(英文)、“公平”的民主制度(议会)、有“强势”的科技(武器和火车)。而事实上,这三种具有代表性的同化武器并没有把四分五裂和不同信仰的印度从心灵上彻底征服, “独立之父”甘地号召人民用“非暴力和不抵抗”的策略来应对英国人。英国人用“强势”的科技来对付不合作的印度人,印度人则赤手空拳请求征服者离开。文明而具有绅士风度的英国人在震撼中退却了!除非把他们完全消灭才可能完全占领这个富饶的次大陆!二战期间印度独立了!这就是反同化,同化者被反同化力同化了。
近代两百年来西方的技术文明显的在影响和“同化”全球,以美国为代表的标志性的快餐文化在横扫世界。施加同化力有两种方式,即用文的或来武的,也就是软同化力和硬同化力(软实力和硬实力)。前者在和平时期通过文化交流与经贸往来进行潜移默化,后者则通过武力征服强迫被对方接受。无论方式如何,其结果都是一样,同化者和被同化者必定相互融合。在冷兵器时代,欧非亚大陆上的若干民族彼此之间的同化和反同化的博弈一直贯穿人类历史,如同一出出史诗般的历史剧在这片大陆上不停的上演。
往往拥有强大同化软实力的民族,并不都在在武力(硬同化力)上占有优势。中国本土的中原文明曾经两次被外族武力征服,被征服者采用强大的软同化力使征服者的硬同化力无用武之地。入侵者施加的武力没有打败被入侵者,相反两个或者多个不同的文明在同化和被同化的角力中要么产生新的文明,要么彻底被强势文明所同化。美洲大陆的印地安文明就被来自欧洲的征服者用武力彻底同化,还有古埃及人、苏美儿人、、、、、、,无数具有创造力的文明都消失在历史的长河里,那些文明的载体要么灭绝要么被施加同化力的民族收编甚至通过生理上改变肤色,给后人留下回忆和思考!
以上的描述说明,在这个世界上,谁在同化谁呢?这本身就是一个自诘。
可是同化总是在继续,同化的过程总是带有血腥味道。但同化却促进了人类从蒙味无知迈向进步和发展。反过来说,任何一个民族要想不被同化和融合掉,自身文化的修炼和积累很显然是无比重要的。
三、文明同化力的载体和素质及地理空间
人口数量和其所依附的文明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文明的抗同化免疫力
我们都知道,消灭当今的“帝国主义”者的美国其难度要比消灭伊拉克或者索马里等三流国家大的多。这说明,一个强势文明孕育和存活需要巨大的载体及空间和漫长时间。那条悠远的尼罗河孕育出古埃及文明并在其肥沃绿色三角洲存活了3000多年又创造出震惊人类历史的文明是多么令人惊叹!诚然,古埃及文明的历史是悠远而漫长的,其文明是辉煌和灿烂的。可是,古埃及文明最终消失了,消失的令人窒息,给后人留下无数不解的迷团。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当今生活在尼罗河三角洲上的民众可以毫无疑问而肯定地说绝不是古埃及文明的子嗣和继承者!他们操阿拉伯语,行伊斯兰礼教,不懂古埃及人留在那些石块上的象形文字。而一个文明的消失,不管是人的因素(外界同化或者自我毁灭)还是自然因素,必然造成文明在地理上的真空,时间是填补文明缺失的最好良药。
我个人这么理解,古埃及文明在地理空间上有点小,尼罗河冲击出的绿色三角洲承载不了太多的人口。因此,强势文明的传承,如果人口太少,在历史的长河中就有被同处冷兵器时代的外族同化的可能。看看孤立在太平洋之外的美洲文明,曾经孕育出灿烂的玛雅和印加等文明,但其人口从来就没有上过千万级。这无疑是很危险的。人口太少导致需要花费不少的人力去为生存跟大自然搏斗,那么从事创造和发明人相应减少,抵御外来入侵的工具就自然落后,再加上其文明自身某些劣势导致人口素质下降(比如落后的宗教信仰和漠视生命的行为),就无法抗拒外来的同化力。那么,我们就可以佐证为何英国人一直无法将印度次大陆彻底的同化掉,满州人和蒙古人也是同样的结果。首先他们自身的人口数量和被征服者不在同一个数量级别上。更不用说"他们缺乏阿基米德类式的人物"!当然一个人口数量巨大的民族,一时间在有效的抵御工具落后的情况下,人口出生率和数量可以充当下一个重要的防御工具。因此,你可以想象既然大英帝国在全球殖民辉煌一时,却最终退回到自己的英伦三岛上,以大和民族为主体的日本想效仿英国而遭到失败是多么具有必然性。当然,从历史上看,并不是人口众多就完全可以抵御外来的同化力(干涉和入侵),人口只是强势文明能够长期延续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单纯从人口的多寡上来描述抵御同化力很显然是极为牵强的!也就是说,人口再多,如果文明的含金量(水平)比较低,依旧有被少数施加同化力的民族同化的可能。
文明的载体所占据和拥有的有效活动空间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文明的抗同化免疫力。
我们在谈文明的地理空间就会发现人类历史其实是非常有趣的。在这个地球上孕育的可发现的文明和延续到今天的文明最长的历史不会超过一万年,这是因为记载文明的文字没有超过一万年。有不少的文明在不同和相同的时间和空间里,各自生活和各自发展。当中东两河流域的苏美儿人点燃人类可考历史的第一束光明的时候,人类的另外几个古老文明相继在埃及的尼罗河流域、恒河流域、在远东的黄河流域点燃了。古两河文明和古埃及文明在地理上比他的另外两个兄弟(中国和印度)要小的多,人口和地理空间的狭小以及无法突破的地理障碍(沙漠、高原和海洋),使得这两个文明在在延续了相当一段时间后就被外来入侵和同化,就此湮灭。印度次大陆东北面有不可逾越的青藏高原,然后又三面环海,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演绎出自己独特的文明,还向远东输出自己的宗教文化。处在远东的中国比印度更为封闭,同样孕育出灿烂的文明并完整的存活到今天。
我们要问,为何四大文明古国中,古两河文明和古埃及文明并没有保持到今天?而古印度文明多次遭受外族同化和被融合的历史有章可寻。而中国为所代表的儒教文明却一直完好无损的保留到今天。以上两个论述就可以充分的说明,中国文明一是人口的数量上,其次在占据的地理空间上,最后是是自身文明的素质上都具备强大的优势。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正因为这些才使中国文明能过经的起历史时间的考验而处于不被同化和消灭的境地。
我们在看看当今世界的唯一超级大国美国,二战后迅速成为全球的超级大国,美国总统也就成了名副其实的世界宪兵总司令。其背后,合众国无不具备上诉三点(人口、地域、文明的自身素质)。而属于东方文明的日本,一直想摆脱在中国文明的影响下的自卑心里而独自开发和创造自己的同化力和世界影响力,但其缺乏足够的人口和地域支撑,更不说日本从来就是人类文明的受益者而非贡献者。所以,我的判断是,日本纵然是经济大国但也永远不可能做世界的超级大国,只能作为超级大国的附庸。反之,俄罗斯缺乏人口,需要其妇女们多怀孕生仔才有希望。二战后才独立的印度具备前两个条件但在融合后的文明大打折扣但有潜力。欧洲昔日老牌的帝国(英法德等)在二战后就开始觉察到到各自壮大成为全球霸主了无希望而组成的欧盟形成具有挑战美国同化力的现实的实力却难以掩饰先天致命之软肋。因此,当今的美国具有世界第一的同化力,无论是武力还是文化上的(美国人称为硬实力和软实力)。但美国文明也存在先天的不足,文化的创新有余(快餐性文化太多)而根基(历史底蕴)太浅。
善于学习和包容是一个文明改善自身身体素质抵抗外来同化最关键的内因之一。中华文明在近代落后了,近代的统治者不学习不进取因而险些被亡国灭种。可是,新中国成立后,改革开放短短的三十年我们就纠正了以往的几乎所有错误去励精图治努力学习,取得的成绩在人类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中国确实也正在努力恢复昔日的容光和地位。中国具备上诉的三个条件,但需要时间。
四、文明的同化力给人类带来的挑战
单个的文明体如同太阳系中的行星,有各自清晰的轨道和自己的势力范围。各个文明从古到今不是孤立的,在竞争中相互倾杂此消彼涨,各文明在全球化的今天是相互影响和依存关系。
太强势的文明对人类发展没有任何好处。
为什么这么说呢?简单的说,一个大江大河中,最后只出现同一种鱼,其他鱼类都被该强势鱼类消灭,那么生物种群的多样性就已经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并且还会波及到其他物种,到头来江河将变成死水一潭而没有任何生命。
可见,在太阳系中这个仅有的生命出现的地球村,生物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是多么的重要。
反过来说,人类作为地球的主宰,其文明也必须是多样化才具有生命力和创新力,也就是我们为何追求多级世界的原因所在。
因此,共生和共荣是人类个文明社会未来发展的主题。
五、文明的同化力在商业上的启示
上面我们谈到,具有多个强势文明共同竞争的局面是相互促进和共同进步。相反,在人类社会的商业活动中,行业垄断集团就是强势文明,因为没有对手或者对手不值得一提,就容易滋生腐败和造成社会资源的分配不均和内耗,结果就是民主社会大倒退和社会缺乏和谐,这类现象在发展中国家尤其明显。
反之,要想在竞争惨烈的商业行为中把自己壮大成为强势企业(文明)并具有超强的同化力(竞争力),就需要其审时度势(查看商业地域战场),召集优秀的人员(人口),良好的商业策略(素质)。从而击败对手,使自己处于不败之地。
最后,其实我们可以还举出无数的事例来说明文明的同化力现象,可以应用在若干的领域。不管是生物界和非生物界,在太阳系还是银河系。正因为有同化力的出现,才使得我们现在的这个世界(宇宙)神秘莫测而有旋转有序,使得人类发展历程波澜壮阔而富有历史的记忆。
2017-10-01 07:59
2017-03-04 07:19
2017-02-27 17:23
2017-02-08 08:46
2017-02-07 08:59
2017-01-17 08:02
2017-01-11 14:17
2016-12-16 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