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行业动态 > 正文

浙江废旧铅酸蓄电池绿色循环:污水零排放98%铅回收

2013-11-02 08:42 性质:转载 作者:中国新闻网  来源:中国新闻网 
免责声明:中叉网(www.chinaforklift.com)尊重合法版权,反对侵权盗版。(凡是我网所转载之文章,文中所有文字内容和图片视频之知识产权均系原作者和机构所有。文章内容观点,与本网无关。如有需要删除,敬请来电商榷!)

  据了解,如今铅蓄电池企业要在长兴生存,除必须达到国家标准规定的卫生防护距离外,污染物排放要执行严格的地方标准,工艺装备的机械化水平不段提高,生产废气采用二级及以上高效除尘设备进行处理,处理后排放浓度仅为国家标准的1/3左右,废水采用全自动控制设施,大部分可回用。

  天能集团位于长兴县,该集团投资18个亿兴建的天能循环经济产业园是全国最大的绿色动力能源生产基地。这是一个集研发、生产、销售、物流为一体的新能源基地。

  由于铅酸蓄电池产业的污染主要来自两个环节:生产与回收。因此,这个基地在这两个领域进行了把关。

  在基地,记者亲眼目睹了一块废旧铅酸蓄电池的绿色出路。

  经过破碎、水力分选、脱硫、结晶、低温熔炼、精炼、合金等等10多道工序,废旧铅酸蓄电池得到了“重生”。

  在这个过程中,污水可以实现完全达到零排放,铅回收率达到98%以上。

  “绿色重生”的回报也是惊人的。

  在这个全国最大的循环经济生产基地,从全国2万多个营销网点回收回来的15万吨的废旧铅酸蓄电池,经过一系列的处理,出来4.55万吨,铅基合金5.45万吨,塑料1.25万吨,硫酸钠1.89万吨。

  在车间,记者可以看到,一块块半圆形的粗铅被整齐码放在一起。经过特殊处理后,这些粗铅会被提炼成为成条状的精铅铅锭。

  随后,这些精铅和再生塑料、硫酸钠被送入紧邻着的生产车间,送上全自动的蓄电池装配生产线,开始新一轮的循环。

  值得一提的是,这个生产线日产5000只电池,比传统装配线能耗降低56%,又是一条绿色的生产线。

  尽管投资18亿元兴建,中国电池工业协会副理事长、天能集团董事长张天任依旧觉得这笔投资很划算。

  这是因为,从废料中直接回收再生铅,不需要像原生铅那样采矿、选矿,再生铅的生产成本比原生铅低了38%,能耗仅为原生铅消耗的25.1%,每生产一吨再生铅可节约1360公斤标煤,减少固体废物98.7吨,节水208吨,减排二氧化硫0.66吨。同时,由于对长兴基地内所有治理设施全部增设深度处理系统,处理后类纯水可全部回用于生产。

  “努力走出一条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科学发展之路,实现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的协调统一。”张天任表示。

  著名经济学家、清华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魏杰评价,天能循环经济产业园的建设,吹响了天能和中国蓄电池产业转型升级的“集结号”,对整个行业具有“风向标”的引领意义。

  记者了解到,当前正值铅酸蓄电池产业转型升级的利好时期。

  工业和信息化部、环境保护部、国家发改委等五部门已与今年5月联合发布《关于促进铅酸蓄电池和再生铅产业规范发展的意见》,明确了一系列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措施和加大淘汰落后产能力度,整个产业的发展环境日趋向好。

  “国家壮士断腕般的政策有力地推动了产业在技术、设施、设备与生产工艺水平的迅速改造与提升。这一整治工作已被所有蓄电池生产制造企业和行业完全接受。而且,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已经开始显现。”中国电池行业协会副理事长王敬忠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完)

 

12下一页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拒绝广告

相关资讯

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扫码看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