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行业动态 > 正文

浙江废旧铅酸蓄电池绿色循环:污水零排放98%铅回收

2013-11-02 08:42 性质:转载 作者:中国新闻网  来源:中国新闻网 
免责声明:中叉网(www.chinaforklift.com)尊重合法版权,反对侵权盗版。(凡是我网所转载之文章,文中所有文字内容和图片视频之知识产权均系原作者和机构所有。文章内容观点,与本网无关。如有需要删除,敬请来电商榷!)
15万吨的废旧铅酸蓄电池,经过一系列的处理,出来4.55万吨,铅基合金5.45万吨,塑料1.25万吨,硫酸钠1.89万吨。这就是全国最大的循环经...

  15万吨的废旧铅酸蓄电池,经过一系列的处理,出来4.55万吨,铅基合金5.45万吨,塑料1.25万吨,硫酸钠1.89万吨。这就是全国最大的循环经济生产基地——浙江天能集团循环经济产业园每年交出的绿色账单。

  在浙江,经过生死劫后的铅酸电池行业,更加重视绿色能源,这种“吃干榨尽”式的循环经济正当时。

  回顾往昔,中国的铅酸蓄电池行业曾经历过生死劫。全球每年消耗的铅大约有600万吨,其中的76%用于铅酸电池的生产。铅酸蓄电池本身不污染环境,但在生产、回收过程当中可能会产生污染,甚至危害人体健康。

  一些小作坊在回收铅酸蓄电池颇为粗暴:将电池中的酸液直接倾倒掉,酸液所到之处,寸草不生。另外,将宝贵的金属铅另行销售。在生产过程中,常常会有四溢的铅烟,冶炼后随处丢弃的铅渣。

  频发的“血铅事件”直接成为了整顿铅酸蓄电池行业的点火索。

  据悉,2009年到2011年,“血铅事件”相继在陕西、湖南、广东、江苏、湖北、安徽、浙江等地爆发。2011年,国家开始重拳整治铅酸蓄电池行业,环保部和工信部等部委开展一系列环保整肃行动,将逾八成铅酸蓄电池企业取缔或关停,整个行业上演“生死劫”。

  浙江是铅酸蓄电池的生产大省。

  据浙江省蓄电池行业协会秘书长姚令春介绍,在2011年前,浙江有蓄电池制造企业328家。经整治后,现在仅剩17家,主要分布在湖州长兴县。产品主要以电动助动车动力电池、汽车启动电池、摩托车启动电池、储能电池为主。

  作为全国铅蓄电池生产重镇,长兴县曾在2006年经历过一次转型“阵痛”。2011年,该县以全国铅酸蓄电池行业专项整治行动为契机,开展了根本性、革命性的整治。

  通过出台“16条扶持政策”和六项举措,实现了转产转行企业有扶持、停产关闭企业有奖励、搬迁入园企业有支持、企业员工安置有补贴、企业银行信贷有周转,提升企业开展整治行动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整治期间,长兴县共投入各类奖励、扶持资金近2亿元,其中直接用于关闭企业奖励资金。

上一页12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拒绝广告

相关资讯

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扫码看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