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叉车技术 > 正文

工业机器人2.0时代正悄然来临

2013-09-13 09:18 性质:转载 作者:电子工程世界 来源:电子工程世界
免责声明:中叉网(www.chinaforklift.com)尊重合法版权,反对侵权盗版。(凡是我网所转载之文章,文中所有文字内容和图片视频之知识产权均系原作者和机构所有。文章内容观点,与本网无关。如有需要删除,敬请来电商榷!)

  德国汉堡大学教授张建伟刚从布鲁塞尔参加机器人产业大会归国。他分析说,机器人已经进入了可以人机合作、灵巧感知的2.0时代,产值有望超过汽车产业。

    逆袭国外巨头,个性化定制抢市场

  当前,知名品牌ABB、德国库卡日本安川在国际市场形成了传统优势,国内机器人企业如何“逆袭”?蔡鹤皋给出良方:从市场中寻找灵感,快速抢占无名高地。

  除产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市场空间相当大。比尔·盖茨曾经预言,机器人最终会进入家庭,就像个人电脑一样家家都有。蔡鹤皋说,在很多领域,机器人应用还是空白,如水下机器人、采矿机器人等以及汽车加油、医院看病、社区保安等领域,只要努力抢占空白点,就是占据了制高点。

破除核心依赖,加快研发降低成本

  与会专家坦言,由于我国机器人制造企业起步晚,且受制于基础工业的差距,在伺服电机、驱动系统、控制器以及传感器等核心部件自主生产能力较弱,这些部件占到机器人制造成本的70%以上,且主要依赖进口,需要避免整机空心化倾向。

  常州市委常委、科教城党工委书记徐光辉介绍说,1980年日本定义了国家“机器人元年”的概念,而如今机器人产业在苏南呈现大爆发之势。去年,常州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园营收突破255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超过40%。专家们认为,江苏具备各方面优势,机器人的发展空间非常大。常州铭赛机器人公司总经理曲东升认为,目前除了精打细算降低部件的“微观成本”,更应通过产业链整合,树立“大成本”意识。如有的企业擅长研发机器人的大脑,有的则精于关节,有的长于让机器人拥有视觉和触觉—通过利益链接机制,扩大聚合效应,就能有效降低成本。

12下一页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拒绝广告

相关资讯

热点资讯

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扫码看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