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叉车技术 > 正文

浙江恒丰泰研制机器人“关节”填补国内空白

2013-09-06 08:22 性质:转载 作者:温州商报 来源:温州商报
免责声明:中叉网(www.chinaforklift.com)尊重合法版权,反对侵权盗版。(凡是我网所转载之文章,文中所有文字内容和图片视频之知识产权均系原作者和机构所有。文章内容观点,与本网无关。如有需要删除,敬请来电商榷!)
工业机器人要实现更灵活更精细的操作,需要在它的“关节”安装更为精密的减速器,而该技术一直被国外企业垄断。我市高新技术企业浙江恒...

  工业机器人要实现更灵活更精细的操作,需要在它的“关节”安装更为精密的减速器,而该技术一直被国外企业垄断。我市高新技术企业浙江恒丰泰减速机制造有限公司攻克了这个国家级科技难题,其研制的新一代工业机器人精密减速器昨天通过国家“863”计划课题专家组验收。专家组组长赵杰教授表示,该项技术和产品填补了国内空白,打破了国外企业在该领域的垄断地位。

  恒丰泰从2006年开始着手研制工业机器人“关节”。前年,恒丰泰牵头温大等4家单位承担国家863计划重大项目课题“工业机器人高精度高效率减速器工程化研究”共同攻关。目前已成功研制7种型号适用于点焊机器人和搬运机器人用的系列样机。申报专利39项,其中发明专利18项,已授权发明专利3项。昨天,科技部高技术研究发展中心组织验收专家组来到恒丰泰进行现场验收。

  “恒丰泰研制的高精度减速器创新结构,降低生产成本,精度更高,有30多家企业在应用。”该项课题负责人孔向东教授介绍说,核心部件的材料节省了30%,加工工序减少了一半,加工难度大大降低,减速器的效率提高了20%,延长了产品使用寿命。

  “恒丰泰研发创新能力进入"国家队"水平。”验收专家组成员、科技部高技术研究发展中心研究员刘进长认为,恒丰泰掌握

  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工业机器人精密减速器设计制造技术,对提高我国机器人关键零部件的国产化配套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投入4000多万元,经过8年多时间的艰难研发,正是看中了"机器换人"装备换代的市场前景。”恒丰泰董事长叶胜康

  说,民企只有加强科技创新,增加产品附加值,才能夯实实业发展的基础,企业可持续健康发展。

  叶胜康表示,随着该项课题的验收通过,恒丰泰正式踏上产业化之路。未来应用不仅在机器人领域,还可以延伸到数控机床、太阳能发电和国防军工等领域。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拒绝广告

相关资讯

热点资讯

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扫码看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