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ag=AeS (2)
式中,Ae为电子标签的有效面积如公式(3):
无源RFID系统的电子标签是通过电磁场供电,因此标签有很大的功耗,当读写的距离越短时,其性能就会越差。电子标签的工作电压决定了RFID电子标签能否正常的工作,同时也决定了无源RFID系统的识别距离。但随着集成电路工艺的不断发展,射频电子标签芯片的功耗也在来断的降低。目前,比较典型的低功耗电子标签,其标签本身的功耗可以低至数十微瓦到数微瓦,这种标签的工作电压为1.2 V左右。这种无线电发射功率受到限制,但无源电子标签的识别距离可以过到10 m以上。
2)电子标签到阅读器的能量传输
电子标签返回的能量取决于它的雷达散射截面面积,并和其成正比,它是目标反射电磁波能力的测度。散射面积是主要取决于两个参数,其一是本身的物体特性如目标的大小、材料、表面结构和材料,其二是反射电磁波的特性,比如电磁波的极化方向和波长等。电子标签在空间的某个位置接收到阅读器发射的电磁波后,将其中的一部分吸收用于提供自身工作的能量,而另外一部分被反射回去,电子标签反射电磁波的能量:
根据以上计算可知,天线方向图和增益G的要求与系统的频率选择无关,而读写器天线的“视场”大小的要求,取决于目标的速度和运动范围,与系统的频率选择无关。对接收机和标签的灵敏度的要求和频率也是无关,所以当频率增高,作用距离就会变小。如果保持同样的作用距离,那么UHF系统的基站发射功率P比2.45 GHZ系统低7倍,5.8 GHz系统需要高40倍。
4 远程RFID系统的冲突问题
远距离无源RFID系统具有作用距离远且视场范围大的特点,但同时也容易出现一个多机或多卡的现象,从而导致系统读写多标签出现冲突。所以有必要采取一些好的防冲突地区的技术。多卡冲突仲裁就是在同一时间只能有一个卡响应,这就需要用读写器命令进行控制。仲裁的方法主要有两种:Binary和Aloha。
4.1 Binary多卡冲突仲裁
Binary多卡冲突仲裁,主要是通过采用状态机的方式来实现多卡读写仲裁机制,其中主要有4种状态。
其中的状态解释如下:
Power-OFF状态:指的是识别卡处于关机状态,即读写器此时不能被激活识别卡;
Ready状态:当识别卡第一次被读写器激活时,识别卡就会处于Ready状态;
ID状态:如果识别卡试图传送识别信息给读写器时,识别卡就会处于ID状态;
Data_Exchange状态:如果读写器识别并被选中识别卡时,识别卡就会处于Data_Exchange状态
为了支持仲裁冲突,识别卡上有两个硬件电路:8bit计数器Counter和1bit随即数发生器(只有两个可能的值:0和1)。当所有的或一部分读写器射频电磁场上的识别卡参与冲突仲裁时,读写器上的Group_Unselect和Group_Select命令就会运行冲突仲裁算法。
4.2 Aloha算法
ALOHA协议是一种防碰撞的冲突仲裁算法。如果在随机的时间间隔中有多个标签发送数据包,并且这个数据包发生了碰撞,那么标签就会等待一个随机的时间,然后再次发送数据。这种算法吞吐率低,适用于只读标签的应用场景。于是就出现了时隙Aloha算法。
时隙Aloha算法改善了Aloha算法的吞吐率。它采用读写器控制的随机TDMA方法。这种方法是将信道分为很多个时隙,并且让每一个时隙就刚好能传送一个分组。而时隙的长度能过系统的时钟进行控制,每个控制单元要与此时钟同步。在RFID系统中,标签只能在其规定的同步时隙内传输数据包。与Aloha算法相比,提高了吞吐率,为了善在多标签环境下的性能,随后又提出了动态时隙Aloha算法。
动态时隙Aloha算法,是一种可以动态调整时隙数量的算法。如果读写器在等待的状态中的循环时隙段中发送了请求命令,就会有1~2个时隙给可能存在的标签使用。当但多个标签在两个时隙内发生了碰撞,那么就要通过请求命令增加时隙数量,以供标签使用,直到发现一个唯一的标签为止。对于Aloha算法、时隙Aloha算法还是动态时隙Aloha算法,其标签发送数据都是随机的,因此不能保证整个系统的可靠性,且信道的利用率较低。
关于Binary多卡冲突仲裁方法和Aloha算法都有其优缺点。而Binary信道利用率可高达43%,识别率较高,也不存在错误判决问题,但其因时延长,而安全性较差。Aloha算法实现简单,但其信道利用率最大为36%,出存在一些错误判断问题,所以不适合应用于大量标签的场合。在设计系统时要根据系统的应用场合选择合适的防碰撞算法。
2021-10-26 08:46
2021-09-25 08:59
2021-08-31 16:26
2021-08-27 10:03
2021-08-26 13:38
2021-08-23 08:52
2021-08-20 08:55
2021-08-14 14:25
2021-08-09 09:12
2021-08-05 0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