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叉车技术 > 正文

我国工业机器人产业现状喜忧参半

2013-08-27 08:16 性质:转载 作者:电气自动化技术网 来源:电气自动化技术网
免责声明:中叉网(www.chinaforklift.com)尊重合法版权,反对侵权盗版。(凡是我网所转载之文章,文中所有文字内容和图片视频之知识产权均系原作者和机构所有。文章内容观点,与本网无关。如有需要删除,敬请来电商榷!)
据了解,我国工业机器人行业目前仍是外国品牌占主导地位,国产工业机器人市场份额仅为10%左右。从应用看,日本每1万名工人就拥有1700多...
  据了解,我国工业机器人行业目前仍是外国品牌占主导地位,国产工业机器人市场份额仅为10%左右。从应用看,日本每1万名工人就拥有1700多台机器人,而在我国,每1万名工人拥有的机器人数量还不足90台。相对于我国制造业大国的地位,我国机器人产业的发展尚难以匹配。
  由于机器人在制造业中的重要战略地位和未来其巨大的发展潜力,我国多个省、市地区都把机器人作为重点支持发展产业,将用机器人和信息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实现制造模式变革作为未来制造业竞争利器,从而抢占高端制造的制高点。
  2011年年底,重庆市提出“把重庆建设成机器人之都”的构想,力争到2015年,打造机器人产业研发、设计、制造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机器人产业基地。2012年3月,唐山市出台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计划到2015年建成我国最大的、年产值超过200亿元的机器人生产基地。同年10月,上海市提出将聚焦工业机器人等领域,壮大发展机器人本体研发制造,使上海成为我国最大机器人产业基地,至2015年达到200亿元的规模。
  成都、杭州、常州、昆山、九江、晋城等全国近30个城市也相继提出了打造机器人先进产业基地的构想,中国已建成和建设中的机器人产业园已达30个。以机器人+智能制造为核心的新兴产业发展模式正在全国展开,形成群起之势。
  成立于2000年的沈阳新松公司是我国机器人第一家上市公司,目前占据了国产工业机器人三分之一的市场份额。产品远销到欧、美、亚洲的10多个国家和地区。据公司品牌与公共关系部部长哈恩晶介绍,目前新松公司在工业、交通、能源、军工、民生五大产业领域呈现出了强劲的发展态势。比如几十种类型的车间机械手,可以完全替代工人进行焊接、搬运和打磨等高危复杂作业。还有移动机器人,可实现自动搬运。轨道交通的监测售票系统也有机器人的身影。机器人在汽车生产线上大显身手,长春一汽马自达八的流水线上应用的机械手,不仅综合技术要求高,为自主研发核心部件,精准加工,更要与生产工艺相契合。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拒绝广告

相关资讯

热点资讯

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扫码看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