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蓄电池行业,有一个响当当的名字,她在行业内独领风骚五十五年,她是当之无愧的行业第一,在五十五年的发展中她把每一天都看成是一个新的起点,不断超越自己,坦对物竞天择。如今,历经岁月的变迁及市场磨砺,她仍旧站立在高山之巅。
风帆,一个低调却不失霸气,稳健却不失进取的名字,深深地留在人们的心里。
在风帆股份徐水产业园区外,疯长的野草,苍翠欲滴的蕉叶,包围着在空旷田野上竖立起的一座现代化生产车间。深埋于地下的种子在经历蓄积后,渴望在某一刻吐露芬芳。为了这一刻的勃发,风帆人拼搏了几十年……
7月的保定,已是盛夏时分,芳菲歇去,夏木阴阴,春天播下的种子此时正在拔节成长。
“二期8月动工,全部三期工程完工后将形成年产1500-2000万只的生产能力。风帆要真正成为‘中国第一、世界驰名’的新能源产业集团。”站在占地1300多亩的徐水(大王店)产业园区,风帆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宝生向我们描述了风帆未来的愿景。在这里,2012年开始动工的风帆一期工程已于当年年底投产。
做大汽车起动铅酸蓄电池、做强工业铅酸蓄电池、做优新型绿色环保电源——这是风帆2020年要实现的远景目标。
“汽车电池是我们看家产品,我们的研发始终超前于国内同行业。”刘宝生说。
节能汽车使用的新型AGM蓄电池在欧美是一个方向,在中国市场还无人涉及。而风帆已率先研发成功AGM蓄电池。目前,68AH样品电池正式通过德国大众实验室的实验认可,完全达到了国际最新AGM电池的标准要求,填补了国内技术空白及市场空白,取得了通用公司、一汽大众公司供货合同, 2014年可批量供货。
前身为保定蓄电池厂(国营四八二厂)的风帆公司,诞生于我国“一五”计划时期,成长于改革开放的大潮中。如今的风帆蓄电池,已成为中国蓄电池行业第一品牌,世界蓄电池行业知名品牌。
穿越历史的空间,跟随岁月的步伐,让我们一起来感受高擎民族工业大旗的行业“巨子”执著的追求和坚定的方向。
■初始:神秘的四八二工厂
二十多年后担任厂长的王保祥,55年前是一个刚刚从石家庄工业管理学校毕业的学生,“四八二”对于这位年轻人来说,只是一个陌生的数字。
1958年8月1日,王保祥和6位同学告别了校园,直奔他们毕业分配的岗位——保定四八二工厂。
出了保定火车站,王保祥们才发现,四八二工厂是个什么东东,就连当地人都搞不清楚。他们一路走一路打听,终于有一位当地老乡告诉他们,“西郊那里好像有什么厂子正在筹建,要不你们去那里问问。”直到天黑,在一片荒无人烟的庄稼地旁,一个简陋的小屋门口,王保祥他们找到了一块“国营四八二工厂筹备处”的牌子。
英国诗人雪莱曾这样写道:“历史,是刻在时间记忆上的一首回旋诗。”打开风帆股份有限公司厂志,让我们一起和王保祥们了解这些鲜为人知的故事。
1956年9月5日,前苏联的7位专家来到中国,来帮助中国选择一个合适的厂址,建设一个生产军用潜艇蓄电池的企业。保定适宜的气候条件、优质的地下水资源、便捷的交通吸引了专家们的目光。在勘察了湘潭、新乡、保定3个备用厂址方案后,专家认定保定最适宜建厂。
后来,中苏关系破裂,苏联专家撤走,蓄电池厂一直处于停停建建的状态。王保祥报到之前的一个半月,筹备处才刚刚“挂牌”。
王保祥至今仍清楚地记得他第一次来到“厂址”时的情景,没有一块砖瓦,只有一眼望不到边的庄稼地。
这年10月,代号为国营四八二工厂的保定蓄电池厂终于破土动工。她隶属于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原第六机械工业部),是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确定的156个重点项目之一,专门制造军用小型蓄电池。
■抉择:“军转民”的华丽转身
此后的20余年时间里保蓄一直按照国家计划从事军品生产,为国家提供航空、舰船、坦克、火炮、鱼雷、军汽等六个系列的优质军用蓄电池,保持着军品品种规格最全、军用小型蓄电池产量最大的排头兵地位。
2025-03-27 09:39
2025-03-20 09:43
2025-03-19 10:14
2025-03-17 08:41
2025-03-07 09:20
2025-03-05 09:45
2025-03-04 09:41
2025-03-03 08:52
2025-02-28 10:53
2025-02-28 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