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人物专访 > 正文

张德进与合力--风云激荡,一个民族领军品牌的传奇

2012-06-27 10:21 性质:转载 作者:贺国煌 来源:巴斯特
免责声明:中叉网(www.chinaforklift.com)尊重合法版权,反对侵权盗版。(凡是我网所转载之文章,文中所有文字内容和图片视频之知识产权均系原作者和机构所有。文章内容观点,与本网无关。如有需要删除,敬请来电商榷!)
今天,面对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进程的深化,过于强调民族品牌似乎是一种狭隘的民族情结,但是民族品牌的强大与民族工业的振兴却是国家...

  今天,面对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进程的深化,过于强调民族品牌似乎是一种狭隘的民族情结,但是民族品牌的强大与民族工业的振兴却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与核心竞争力的体现。  
  在中国,那些工业企业的民族领军品牌不仅承载了国家工业化强大的历史使命,更成为了这个国家和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的源泉。
  在工业车辆行业,有这样一个品牌,连续21年位居中国工业车辆行业第一,并跻身世界工业车辆8强,她就是“合力”。
  风云激荡的年代不仅创造了历史,也造就了一批风云人物。工业车辆在工程机械行业中是一个不大的细分行业和领域,但数十年间,它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由弱到强,工业车辆行业不但没有被外资品牌控制或垄断,更是主导国内,远销海外,书写了一部生动的行业发展史。当然,也不乏这个时代和领域的风云人物。“合力”是中国叉车行业最具影响力的领军品牌和企业,伴随合力成长而执掌“合力”的张德进也毫无疑问成为问鼎工业车辆领域的风云人物和领军企业家。
  那么,是什么使“合力”能连续21年保持待业龙头地位,并进入全球工业车辆十强呢?如何深度解读合力的成功之道?
  21年,张德进与合力的不解之缘
  在中国,无论国企还是民企,企业掌门人的眼光、视野、胸怀、理念、价值观等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这个企业的命运与方向,特别是在改革开放的30年间,这种特征尤其明显。
  在企业获得成功的同时,也造就了一批企业家成为了所在行业的领袖和时代的风云人物。像海尔之与张瑞敏,娃哈哈之与宗庆后,联想之与柳传志,三一之与梁稳根,合力之与张德进,莫不如此。
  张德进,高级工程师,1984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专业,1991年开始担任合力工艺科科长助理;1995年任安徽叉车集团公司总经理助理,2003年起担任上市公司安徽合力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2008年至今任安徽叉车集团暨安徽合力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毕业近三十年,张德进以一名基层技术人员投身合力,从1991年起担任中层领导岗位,至今已经21年。这21年,是中国工业车辆飞跃的21年,是合力引进消化再创新的21年,也是“合力”连续领军中国叉车行业的21年。
  《物流装备报》在采访完张德进董事长之后,试图以一管之浅见,通过解读其观点与理念,探究合力的发展与特色,以揭开“合力”品牌的成功之道。

  一、倡导和谐共赢,以振兴民族工业为使命,做好“行业老大哥”       
  态度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出路引领发展。在激烈的市场商战与竞争中,以通过同质化不正当竞争,甚至仿冒对手来发展自己是行业当前惯用手段,包括产品同质化、低价销售等等。而合力则不是,作为国有企业,合力的出发点首先是为行业的发展,民族工业的振兴,与同行携手共同发展壮大中国工业车辆产业,更多的是行大道、担大任,谋大同,而绝不是所谓的同质化竞争。这正是“合力”文化的内涵之一:以和为贵,和谐共赢,合众人之力,聚行业之力。这与三国时代曹操的“任天下之智,以道御之”极为相似,并且符合道家的“相生”之道。
  张德进对合力在行业中肩负的责任和使命的指导思想是:从技术上引领行业发展,带动行业整体进步;探索一条适合国内同行业共同发展的经营管理之路,引领行业竞争力全面提升,更好地应对来自国际市场的压力与挑战;作为行业龙头企业,合力有责任带头维护好市场秩序、提升行业在国际市场上的声誉;有义务树立一个健康诚信的标杆,避免恶性竞争,与同行一道维护行业的集体利益,作为一个整体共同参与全球市场的竞争。

上一页1234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拒绝广告

相关资讯

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扫码看新闻